6月27日,印度媒体抱怨说,因为中国的盾构机迟迟没有发货,导致孟买-艾哈迈达巴德

画画的本本 2025-07-01 13:12:15

6月27日,印度媒体抱怨说,因为中国的盾构机迟迟没有发货,导致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21公里海底隧道施工无法进行,只好停工。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最近几天,印度又在国际舆论场上“喊冤”。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因为三台关键盾构机无法到货,21公里的海底隧道被迫停工,印度媒体立刻将矛头指向中国,抱怨中国“卡设备”、影响大国基建进度。 先来说说这条高铁。孟买到艾哈迈达巴德,全长508公里,总投资高达129亿美元。印度媒体和政界曾经豪言要“超越中国高铁”,还请来日本技术团队、拿到超低息贷款,想搞亚洲最靓的高铁样板。 可现实很骨感,从2017年一动工就各种波折,原定2023年开通,现在已经是第九次延期,连印度自己都承认乐观估计要等到2030年以后。 这次的主角,是三台德国品牌、广州制造的超大直径盾构机。没有它们,海底隧道根本挖不下去。按理说,这种高端装备按合同走流程、清完尾款就能顺利交付。 印度却一边拖着尾款不付,一边迟迟不给中国海关需要的合规材料,包括最终用户证明和详细用途说明。要知道,这些盾构机用的是稀土永磁电机,属于中国严格监管的“两用物项”,不交齐手续谁都不敢随便放行。 有意思的是,印度国内明明清楚合同和规定,却偏偏打起“政治牌”,媒体和政客全力渲染“中国故意刁难”,试图把国内的工程停滞、管理混乱甩锅给中方。 其实,盾构机卡在港口的根本原因是印度自己不按规矩出牌。合同规定写得清清楚楚,尾款没付、手续不全,哪国都不会放行这种高风险设备,尤其涉及敏感技术。 更深一层的考量,是印度过往多次将中国产盾构机用于边境争议地区的隧道工程。比如在藏南地区修建的色拉隧道,就极大提升了印军向边境的快速投送能力。 现在要运的这批盾构机,直径创下印度纪录,一旦被转用于军事敏感区域,对中国的安全直接构成威胁。中国当然要严格把关,确保技术不被滥用,这不是单纯的商业纠纷,而是国家安全底线。 回头看,莫迪政府惯用民族主义手法转移国内矛盾,这次也不例外。每当国内经济遇冷、失业率攀升、工程停滞不前时,总会祭出“外部敌人”话术,把注意力从自身治理缺陷引开。 此前和巴基斯坦的水源之争、克什米尔恐袭后的封锁举措、还有2020年的边境摩擦,都是同样的剧本。每逢民生难题爆发,莫迪团队总能制造热点,把民族情绪拉满。 但这些手法能一时糊弄舆论,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高铁项目一次次延期,源头是印度自身的管理混乱和履约不力。国际合作讲契约精神,欠款不付、文件不交,设备自然运不出去。把责任推给中国,或许能短期缓解舆论压力,却会让外界更加质疑印度的国际信誉和项目执行力。 区域合作需要信任与规则。技术合作、安全审查、合同履约,哪一环都不能马虎。中国企业和德国厂商都希望正常交付,但前提是印度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光靠“甩锅外交”是推不动高铁工程的。 你觉得印度高铁这波危机,责任到底在谁?

0 阅读:73

猜你喜欢

画画的本本

画画的本本

画画的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