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言论,并采取了诸多强有力的措施,构建起

大胆的松松 2025-07-01 11:41:17

毛泽东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言论,并采取了诸多强有力的措施,构建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反腐倡廉体系,以下是详细介绍: 相关言论 - 强调腐败危害:毛泽东指出“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深刻阐明了腐败对革命事业和党的执政根基的严重危害性。 - 提出“两个务必”: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全党发出警告:“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并强调“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 强调治国先治吏:处决刘青山、张子善后,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 表明惩腐决心:毛泽东曾斩钉截铁地说:“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展现出他对腐败零容忍的坚定态度。 采取的措施 - 制定法规制度: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规定“凡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为惩治贪污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延安时期,边区政府制定了《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同样规定贪污500元以上者,可处以死刑或5年以上有期徒刑,以法律手段震慑腐败行为。 - 开展反腐运动:中央苏区时期,开展了以肃清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廉政运动。毛泽东倡导成立各级工农检察院,还成立了反腐败突击队、轻骑兵、工农法庭等群众组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查处了谢步升、唐仁达、左祥云等一批贪污分子。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三反”运动。毛泽东代表党中央号召全党“进行坚决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全国共有23.8万名党内异己分子和贪污腐化分子被清理出党,一大批腐败分子受到刑事处理,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 - 严惩腐败分子:毛泽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功劳大小、地位高低,对腐败分子一律严惩。如瑞金县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因贪色贪财致死人命,被判处死刑,这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个被处决的腐败分子。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枪杀陕北公学学生,虽有革命功劳,仍被判处死刑。边区贸易局副局长肖玉壁,虽身有80多处伤疤,因贪污3000多元大洋,也被依法判处死刑。刘青山、张子善身为党的高级干部,因贪污巨额公款,经毛泽东批示,被执行枪决,彰显了党惩治腐败的决心。 - 加强思想教育:毛泽东始终强调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要求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头脑。他提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认为这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党员思想和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方法,并将其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写入党章。 - 依靠群众监督:毛泽东认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在历次反腐斗争中,他都注重发动群众,鼓励群众举报和参与,让腐败行为暴露在阳光下,依靠群众的力量打击贪污腐败。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大胆的松松

大胆的松松

大胆的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