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周星驰花6000万拍摄《大话西游》,并从中拿出80万来请赵季平谱曲。赵季平同意谱曲,但是拒绝在片尾标注自己名字。问及原因,赵季平说:“我怕毁了我的名声。” 当周星驰拍完《大话西游》的影片后,用谁来谱曲给他难住了,试了几个都不理想。正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建议他去找大陆的著名谱曲人赵季平。 提起赵季平,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他谱曲的作品就无人不晓了。曾经的《黄土地》、《红高粱》等大导演、名导演的代表作的曲子均出自赵季平之手。 听到了这个建议,周星驰如获至宝,他带着80万来找赵季平。 在当时,80万不是个小数字,周星驰觉得自己诚意十足 ,但是,不曾想却碰了一鼻子灰。 赵季平接过剧本,看了一会儿之后,觉得自己脑袋都大了。他从来没看过这么乱的剧本,简直不知所云,别说领会精神,就连看都看不懂。 原来,给影视剧谱曲还是有讲究的,要求曲子必须和影视剧的情节相呼应。谱曲人看完剧本,往往都会被带入影视剧的情节当中,有感而发,谱曲也一气呵成。 当时,《大话西游》这部片子的剧本一直都没有成型,直到拍摄还在边拍边改。用他们的行话说,这就是无厘头喜剧,这种喜剧如果一旦处理不好,就会是烂片的代名词。 因此, 赵季平当即委婉地表示:“我最近很忙,你这个曲子我接不了。” 后来,在好朋友吴天明的极力撮合下,赵季平才勉强答应试一试。 为完成这个差事,赵季平来到这部剧的拍摄现场,寻找谱曲的灵感。当他推门进去时,却发现自己进入了牛魔王的腹中,手边、头顶满是所谓五脏六腑的造型。让他恶心极了。赵季平没有心思再体验生活,只是把曲子草草普完,便告辞离开。 离开前,赵季平执意要求不要在片尾标注自己的名字,告诉他们:“自己丢不起这个人。” 无独有偶,影片中的演员也不止一个和赵季平有着相同的要求。 1995年1月21日,《大话西游》影片开始首映。 正如赵季平所料,这部投资六千万的电影,竟然卖了不到五千万的票房,非常惨淡。影院的观影者寥寥无几,更有甚者就十几个人,还吵要求退票。 拍摄这部影片的西安电影制片厂也因为这部影片亏损了一百多万元。西影厂的领导挑出来澄清说:“《大话西游》简直是文化垃圾,它并不代表西影厂的水平。”剧组认为从一开始剧本就没有弄好,而是边拍边改,天马行空。 当年,《大话西游》被评为十大烂片之一,而后又发生了惊天逆转。 不知到是年轻人的审美观念在发生了变化,还是什么其他原因,网络兴起后,《大话西游》扭转颓势,累计票房竟然达到了54个亿。而赵季平所普的曲子《芦苇荡》也被周星驰的影迷们奉为经典传唱。 这又是为什么呢? 许多后来欣赏这部电影的观众给出的答案说,这部剧给了观影者足够的感悟空间。那就是这部剧初看是喜剧,再看是悲剧,最后再看还会感悟人生。 《大话西游》火了之后,宁夏银川的镇北堡影视城的外景拍摄场地,也成了各路网红的打卡之地,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所有人只要到那儿,或许耳边都会回响起赵季平的谱写的《一生所爱》。 每一部影视剧作品都有它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基础。离开这些就等于失去它根植的土壤。《大话西游》这部不火原于它的时代背景,火了也原于它的时代背景。您说呢?
1994年,周星驰花6000万拍摄《大话西游》,并从中拿出80万来请赵季平谱曲。
娱记烂番茄
2025-07-01 10:05:46
0
阅读:535
用户10xxx87
超时代的神片,一般人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稍微看懂一点。不经历岁月磨练的人只会看热闹。
%E6%88%91%E6%83%B3%E 回复 07-01 22:35
对
TOPRED
可一生所爱并不是他写的。
桔子
大陆首映月光宝盒,看了3遍才看懂,大圣娶亲影院没有上映,时隔3年买了vcd才补齐,当然买vcd时是一整套上下集,那时一本电影分上下集的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