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好人了!”山东济宁一名大爷买了一个4斤的西瓜,回家一称有8斤,大爷觉得卖西瓜的摊子上的称不准,于是立刻回去告诉了摊主。网友:一个实在人遇上了一个善良的人,真美好! 6月28日山东济宁市任城区一个普通的瓜摊发生了件有趣的事,退休教师李大爷花10块钱买了个标称4斤的西瓜,回家用体重秤一称,竟然足足8斤重。 按当地西瓜2.5元一斤的价格,这个西瓜值20块钱,大爷等于占了10块钱便宜,但他没有暗自窃喜,而是顶着大太阳走回瓜摊。 原来这对年轻摊主为了加快销售,分成了两个摊位,男方调好电子秤后去照看另一边,留下女友独自卖瓜,问题出在这里:电子秤显示的是公斤数,但女孩以为显示的是市斤数。 一公斤等于二市斤,这个常识性错误让当天上午卖出去的西瓜都多给了一倍分量,如果不是李大爷的较真,这个亏损可能要持续很久。 “姑娘你看,这个‘kg’表示公斤,1公斤等于2市斤。”李大爷耐心地向小张解释计量单位的区别,还帮她重新算了算账,发现上午至少多给了几十斤瓜。 当小张要补给大爷差价时,老人摆摆手说:“你们小本生意不容易,以后注意就行。”这句话让很多网友直呼“太暖了”。 这个故事经中国日报报道后,在网上引起不少关注,评论区里网友们纷纷为这种“教科书式维权”点赞,称赞大爷的诚信品格。 其实类似的计量误会在生鲜市场并不少见,现在的电子秤大多使用公斤制,但老百姓买菜时习惯说“给我来二斤青菜”,这种认知差异经常造成纠纷。 记者了解到,李大爷解决问题后,还主动协助摊主联系了当天上午的其他顾客,让人意外的是,有几位顾客接到电话后,专程回来补了差价。 这种诚信接力让简单的买卖关系变得温暖起来,事件发生后,这个瓜摊的生意不但没受影响,反而有不少人专程来“打卡”,想看看这个“诚信摊位”。 现在走过那个瓜摊,能看到电子秤上贴着醒目的“1kg=2斤”提示条,小张说这是她贴上去的,避免再出现类似误会。 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以此为契机,组织技术人员为商户提供电子秤使用培训,普及计量单位知识。这个小小的乌龙事件,意外推动了整个市场的计量规范化。 李大爷现在成了社区里的义务监督员,经常帮助商户和消费者解决计量纠纷,他总是说:“做生意要诚信,买东西也要理解,大家都不容易。” 这个西瓜故事之所以打动人心,不在于金额大小,而在于展现出的朴素诚信观念,在一个习惯了各种"套路"的时代,这种直来直去的处理方式显得格外珍贵。 这件事也提醒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其实都源于误解,如果大家都能多一分耐心、多一分理解,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李大爷说他当时想的很简单:“发现问题就要说出来,这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正是这种朴素的价值观,让一次普通的购物经历变成了一个温暖的社会话题。 信源:中国日报报道 6月28日
“遇到好人了!”山东济宁一名大爷买了一个4斤的西瓜,回家一称有8斤,大爷觉得卖西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01 10:03: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