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中国继续保持这种态度,俄罗斯或许就得重新考虑方向了。”不久前一位俄罗斯战略

小猫仔聊娱乐 2025-06-30 20:46:36

“要是中国继续保持这种态度,俄罗斯或许就得重新考虑方向了。”不久前一位俄罗斯战略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竟然发出了这样的观点。他口中的“态度”,毫无疑问,指的是中国自战争以来一直坚持的中立立场。表面上听上去像是在分析战略,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这其中蕴含着俄罗斯那掩不住的怨气。 俄罗斯人有怨气能理解,但中国这中立可不是随便选的,背后藏着好几层实在道理。 中国的中立,根子在 “不选边站” 的原则里。从建国开始,咱就立下规矩:不结盟、不干涉别国内政。当年苏联想在中国建长波电台,毛主席直接拒绝:“主权问题没商量!” 现在面对俄乌冲突,中国照样按规矩来 —— 联合国投票次次弃权,外交部翻来覆去就强调 “尊重主权”“劝和促谈”。俄罗斯老百姓其实心里清楚,2025 年民调显示,超 70% 的人对中国有好感。为啥?因为中国没跟着西方制裁,反而实打实送来了能源订单、日用品和基建项目,帮俄罗斯稳住了民生。要是中国真选边站,俄罗斯超市货架早空了,这账大家都算得明白。 中立对中国来说,更是笔划算的买卖。俄乌冲突这几年,俄罗斯被西方制裁,正好成了中国的 “资源后花园”。2023 年中国每天从俄罗斯进口 160 万桶原油,2024 年中俄贸易额涨到 3500 亿美元,能源管道直通东北。俄罗斯低价油气稳定供应,中国制造业成本降了,出口到欧美更有竞争力。另一边,中国和欧洲的生意也没断 ——2025 年一季度中欧贸易额每分钟超 1000 万元,德国车企、法国药商全往中国跑。要是中国站队俄罗斯,欧洲市场立马缩水,毕竟中国对欧盟出口是对俄罗斯的 30 倍,这笔账傻子都会算。 俄罗斯专家抱怨中国不 “站队”,其实没看懂中俄关系的本质。咱和俄罗斯是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但不是 “军事同盟”。2025 年新签的合作协议里,聊的全是能源、粮食、基建,没一句提打仗。这种关系更像 “生意伙伴”—— 你有资源我有市场,合则两利。更关键的是,中国中立反而能在国际上刷好感。2024 年中国提出 “六点共识”,103 个国家响应,连俄乌都点头,这种劝和促谈的角色,比当 “战争盟友” 更得人心。 那位俄罗斯专家的怨气,说白了是自家焦虑的折射。俄乌打了三年,俄罗斯被西方制裁得元气大伤,2025 年 GDP 涨了 3.5%,一大半靠能源出口和中国投资撑着。这时候看中国既不和自己绑死,又跟西方照常做生意,难免心里犯堵。但他们可能没算明白:要是中国真选边站,美国带头的制裁能把俄罗斯经济砸个稀巴烂。现在中国企业填了西方留下的市场空白,俄罗斯老百姓日子没崩,这其实就是中立带来的隐性支持。

0 阅读:0
小猫仔聊娱乐

小猫仔聊娱乐

小猫仔聊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