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是答案!”

金台资讯 2025-06-30 18:41:36

“你们用实力印证了学校改革的价值——62.93%本科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823名学子考研深造,16个专业考研录取率突破40%。”2025年盛夏,黄河科技学院毕业典礼上,院长杨保成动情地说。

应用型高校如何用改革破局?这所开中国民办本科教育先河的院校给出的答案是:以系统性改革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用专业对接产业、课程衔接岗位、数字赋能教育,闯出一条产教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

产业逻辑:专业与经济的血脉相连

专业建设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大刀阔斧实施专业结构改革,精准对接河南省重点产业链群,布局“3+6”产业方向矩阵:聚焦体医康养、绿色发展、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深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六大重点领域。近年来新增的网络空间安全、新能源汽车工程等专业,直指产业升级的人才缺口。

改革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2018年至今,学校停招社会工作、投资学等17个本科专业,撤销9个脱节专业,2024年全面停止三年制专科招生。阵痛换来新生,如今57个本科专业中工科优势突出,省级重点学科、特色品牌专业数量位居全省民办高校首位。

在杨保成看来,产教融合必须突破“教育服务产业”的单向逻辑。学校创新提出“产业教育化”理念,将产业需求前置到专业优化调整和课程体系建设中:

——建成16个实体化运营现代产业学院,其中省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特色行业学院4个,创新“2+2”培养模式,学生后两年直接进入项目实战;

——牵头组建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2.0建设创新联盟,为企业提供人才需求“云空间”,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云平台”;

——2025年3月,联合37所高校成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创新联盟”,覆盖全国22个省份。

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咬合,让“上手快、后劲足”成为企业对黄科学子的普遍评价。

能力进阶:课程体系的重构革命

大三学生司双颖在项目化课程中设计的园林方案被企业采纳落地时,她真切感受到“挑战带来的快乐”。这种蜕变源于学校构建的“2+1+1”能力进阶体系:2年筑基:大一大二通过基础课程实现“见过”“部分做过”;1年锤炼:大三对接企业真实项目,理论结合实践,实现“做成”;1年实战:大四进入企业生产一线,在获取报酬中“做好”。

为确保改革落地生根,学校投入3000万元完成2200门本科课程的知识建模,绘制出覆盖所有本科专业的知识图谱与能力图谱。课程评估更实施“三维评估模型”与“优课优酬”机制——对优秀课程给予5倍工作量奖励,对D类课程“一对一”帮扶。

数字基因:智慧教育的生态构建

在黄科院的智慧教室里,AI知识图谱自动生成教案;在各个餐厅,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覆盖率100%;在学生宿舍,扫码即用的智能设备已成为生活标配。

从课程重构到数字赋能,黄科院的改革已结出硕果:出版《应用型高校本科专业产教融合型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系列丛书47册;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省级特等奖等17项……

0 阅读:2

猜你喜欢

金台资讯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