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被装在集装箱里送了过来。两年后,海湾战争爆发,沙特立即将东风导弹拉了出来,成功逼退了对手! 1988年,中东局势风起云涌,两伊战争刚熄火,沙特却悄悄干了件大事——花35亿美元,从中国买了35枚东风-3导弹,每枚一亿美金的天价。这事儿当年可是捂得严严实实,连美国都被蒙在鼓里。沙特为啥不找老大哥美国,直接跑来找中国? 上世纪80年代,中东可不太平。1980年两伊战争开打,伊朗和伊拉克打得不可开交,波斯湾成了一片火海。沙特夹在中间,位置尴尬得很。作为逊尼派大本营,沙特跟伊朗的什叶派政权本来就尿不到一个壶里,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两国关系更是雪上加霜。两伊战争期间,伊朗空军还时不时越境轰炸沙特油田,沙特边境的安全感直接归零。更糟的是,伊拉克也不是啥省油的灯,萨达姆那野心谁看不出来?沙特心里清楚,靠自己那点家底,根本挡不住这些邻居的威胁。 沙特也不是没想过找美国。美国是沙特的传统盟友,军售合作早就不是啥新鲜事。可问题来了,美国卖东西总有各种限制,尤其是长程导弹这种大杀器。美国国会里以色列的游说团盯着呢,沙特想要的先进武器,美国压根不敢松口。沙特国王法赫德急了,国家安全不能全指望别人,得自己找条路。 这时候,中国进入了沙特的视野。80年代的中国,正忙着改革开放,军工技术却一点不含糊。东风-3导弹射程2800公里,能打到伊朗和伊拉克全境,对沙特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制。更关键的是,中国外交讲究不干涉内政,不像美国那样附加一堆政治条件。沙特琢磨了一下,这买卖靠谱。 1986年,法赫德国王派了个狠角色——哈立德·本·苏尔坦亲王,秘密跑去中国谈判。哈立德不是一般人,他早年在英国和美国军校混过,还从法国买过导弹,谈判桌上那叫一个老练。他跟中国官员直接摊牌:我们要东风-3,35枚,价格好说。这事儿得保密,不能让美国和以色列知道。中国这边也痛快,双方一拍即合。 1987年,谈判敲定了。沙特掏出35亿美元现金,每枚导弹一亿美金,这价格在当时绝对是天文数字。要知道,那会儿沙特石油收入虽然多,但一下拿出这么多现金也不轻松。为了不走漏风声,沙特把钱装进集装箱,用货轮偷偷运到中国港口。导弹交付更绝,中国把东风-3混在给伊拉克的武器里运出去,美国卫星愣是没抓到把柄。1987年底,第一批导弹运到沙特,直奔利雅得西南200公里的苏拉耶尔基地。 沙特这边也没闲着。他们在沙漠里建了个秘密导弹基地,地下掩体、发射台一应俱全。中国还派了技术人员帮忙指导设计,确保基地能用。沙特还送了几百个军官和士兵到中国培训,学怎么操作这大家伙。等人都回来后,苏拉耶尔基地就成了沙特的“安全底牌”。 好景不长,1988年美国还是通过卫星发现了这个基地。照片里沙特士兵在掩体旁忙活,美国一下炸了锅,觉得沙特背着自己搞小动作。沙特倒也硬气,直接说这是自卫,谁也管不着。美国虽然不爽,但也没啥办法,毕竟沙特没违反啥国际法。这事儿还让美国有点下不来台,自己盟友跑去中国买导弹,脸面搁哪儿?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特彻底慌了。萨达姆的军队就在边境上虎视眈眈,沙特边境离得太近,随时可能被打进来。沙特军方赶紧把东风-3从苏拉耶尔基地运到北部前线,瞄准伊拉克境内。这些导弹射程能覆盖巴格达,威胁不言而喻。伊拉克得到情报后,进攻计划直接被打乱。虽然最后东风-3没真发射,但它的存在让萨达姆投鼠忌器,不敢随便动沙特。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倒是朝沙特扔了几枚飞毛腿导弹,但有美国帮忙防御,沙特扛住了。这场仗打下来,东风-3没开火,却成了沙特的心理支柱。 这笔交易不光是买导弹那么简单,它还拉近了中沙关系。1990年7月,两国正式建交,之后在能源、经济、军事上合作越来越多。2014年,沙特阅兵式上还特意展示了东风-3,算是公开秀了一把当年的成果。对沙特来说,这35枚导弹不只是武器,更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1988年,沙特以一亿美元一枚的价格,从中国购买了35枚东风-3导弹,35亿美金
淙淙谈历史故事
2025-06-30 16:35: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