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正式决定“退群了”。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27日,立陶宛外长布德里斯

猫贪余温 2025-06-30 14:09:15

立陶宛正式决定“退群了”。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6月27日,立陶宛外长布德里斯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立陶宛当天已正式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该国将退出《渥太华禁雷公约》。 立陶宛这次 “退群” 并非临时起意。早在今年 3 月,立陶宛就与波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共同表态,称由于邻国俄罗斯的军事威胁加剧,计划退出这一国际公约。经过三个月的议会审议和程序推进,立陶宛成为首个正式提交退约文件的国家。按照公约规定,立陶宛将在 6 个月后正式脱离该协议。 《渥太华禁雷公约》是 1997 年由 121 个国家共同签署的国际人道法重要成果,旨在全面禁止杀伤人员地雷的使用、储存和转让。该公约生效 26 年来,全球地雷相关伤亡减少了 90%,超过 5500 万枚地雷被销毁。但立陶宛此次退约的理由,却是 “国家安全优先”。 布德里斯在声明中直言,“普京的俄罗斯是欧洲长期存在的最大威胁”,立陶宛必须 “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卫国家和每一寸北约领土”。 这种安全焦虑并非空穴来风。立陶宛与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接壤,俄乌冲突爆发后,该国成为北约东翼的前沿阵地。德国近期在立陶宛部署了二战后首支海外常驻装甲旅,4000 名德军士兵将驻扎在距离白俄罗斯边境仅 20 公里的鲁德宁凯基地。 这种军事部署的升级,让立陶宛认为需要更灵活的防御手段。拉脱维亚外交部也表示,退约后能 “进一步增强威慑力”。 不过,立陶宛的举动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除了波兰、爱沙尼亚等国已启动退约程序,芬兰议会也在讨论效仿。国际禁雷运动组织警告称,这种趋势可能导致地雷使用反弹,使平民成为最大受害者。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地缘政治与国际规则的冲突。北约东扩与俄罗斯的安全诉求持续碰撞,立陶宛等国试图通过军事手段强化防御,却可能打破欧洲的军控平衡。 德国在立陶宛的驻军已引发俄方强烈反应,而退约后地雷的部署可能进一步刺激地区紧张局势。这种 “以暴制暴” 的逻辑,正在考验国际社会的危机管控能力。 对于立陶宛来说,退约既是无奈之举,也是战略选择。该国近年来在外交上频繁采取激进立场,从涉台问题到对华关系降级,再到此次退约,其政策逻辑始终围绕 “安全优先” 展开。 但这种选择能否真正保障安全,还是会陷入 “越扩军越危险” 的恶性循环,或许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国际社会的反应也耐人寻味。中国虽未加入《渥太华禁雷公约》,但多次以观察员身份支持公约宗旨,并积极参与扫雷合作。 而作为公约发起国之一的加拿大,则重申将 “继续推动广泛采纳公约”。这种分歧折射出当前国际秩序的碎片化 —— 当安全困境压倒人道共识,多边主义的堤坝正在经受考验。

0 阅读:0
猫贪余温

猫贪余温

关注我,关注娱乐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