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表示,中国这几年在台海越来越强硬,是因为觉得美国不敢真的动手,但这次美军在伊

奥斯卡永夜 2025-06-30 11:29:59

德媒表示,中国这几年在台海越来越强硬,是因为觉得美国不敢真的动手,但这次美军在伊朗的行动证明,美国军力依然强大,可能会让中国重新掂量掂量。 这种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忽视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系统性突破。中国在台海的军事准备早已超越单一武器层面,形成了覆盖陆海空天电网的立体防御体系。 其一,中国在台海的军事部署具有显著的体系化特征。解放军近年来在台湾周边常态化开展联合战备警巡和实战化演练,构建了 “区域拒止” 与 “反介入” 相结合的作战体系。 例如,东风 - 21D 和东风 - 26 反舰弹道导弹可对航母战斗群形成威慑,而歼 - 20 隐身战斗机、轰 - 6K 轰炸机等空中力量则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2024 年 “山东号” 航母穿越第一岛链,逼近关岛海域的行动,更彰显了中国海军突破外部封锁的能力。这种体系化作战能力,远非伊朗依赖单一导弹和快艇的防御模式可比。 其二,德媒刻意夸大美军军力,却回避中国 “反介入 / 区域拒止” 战略的独特优势。 中国构建的反介入系统分为三个层次:短程防御由红旗 - 9 防空导弹、鹰击 - 83 反舰导弹组成,可覆盖近岸海域;中程系统包括歼 - 10 战机、长剑 - 10 巡航导弹,作战半径延伸至第一岛链。 远程打击则依靠东风 - 17 高超音速导弹、空射鹰击 - 12 导弹,威慑范围直达第二岛链。这种多层次防御体系,使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行动成本大幅增加。 正如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报告指出,中国反介入能力已迫使美军不得不在远离中国大陆 2700 公里外活动,而美军现有装备难以有效应对。 其三,德媒的真实意图是配合美国对华战略施压。近年来,美国在日本西南群岛部署海马斯火箭炮,在菲律宾新增军事基地,并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试图构建 “第一岛链” 包围圈。 德媒渲染 “美军威慑力”,实质是为这种战略围堵造势,试图干扰中国统一进程。 然而,中国外交部已多次对美军工企业实施反制,明确传递出 “以武谋独” 必遭严惩的信号。任何外部势力干涉台海事务,都将面临中国军队的坚决反制。 其四,德媒的逻辑漏洞在于忽视中国军事发展的内生性优势。中国国防现代化并非依赖外部技术,而是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突破。 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导弹精确打击提供支撑,量子通信技术提升指挥体系抗干扰能力,人工智能技术则应用于战场态势感知和无人作战。这种内生性发展模式,使中国在关键领域形成了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 正如《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强调,中国军队有坚定决心和强大能力捍卫国家主权,绝不允许任何分裂行径得逞。 从历史经验看,任何低估中国维护国家统一意志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1996 年台海危机中,中国导弹试射精准命中目标,有力震慑了外部干涉势力;2024 年 “围台” 军演中,解放军多军种协同作战,展示了封岛控海的实战能力。 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的 “区域拒止” 实力已非昔日可比。当前,中国国防预算持续增长,军事科技研发投入稳居世界前列,这些都为维护台海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面对国际舆论的杂音,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的威慑和施压都无法动摇中国统一的决心。 中国军队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坚决挫败任何形式的 “台独” 分裂和外部干涉图谋。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欢迎读者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

0 阅读:0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

奥斯卡永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