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太忠,1955年开国少将,1988年授予上将军衔。为我国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做出重大贡献。 尤太忠1918年12月25日生在河南信阳光山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民家里。十岁没了爹,家里全靠他和妈撑着,小小年纪就下地干活。1930年,红军路过光山,12岁的他被那股革命劲儿点燃,先加入儿童团,跑腿送信、探敌情。1931年,他正式参加游击队,后来编入独立团三营当文书,负责整理文件、传命令,小小年纪就跟上了革命步伐。 1934年,他随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路上国民党围追堵截,部队伤亡惨重。他当排长时,一次战斗后手下几乎死光,他自己也病得起不来。关键时刻,红31军政委詹才芳看他还有股韧劲,硬是让人弄了匹瘦马给他拉着走。他咬牙撑着,总算活了下来,到了陕北。 抗日战争爆发,尤太忠加入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当连政治指导员。1938年神头岭伏击战,他带队埋伏,干掉日军一部,缴了不少物资,升了连长,被旅长陈赓看中。1940年百团大战,他带队夜袭榆社县日军据点,翻墙突入,灭了一个中队,拿下“二级战斗英雄”称号。他的特点是胆大心细,记性还特别好,开会不用记笔记,任务细节却一点不漏。 解放战争中,他当上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旅长,打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突破敌防线立了大功。1951年抗美援朝,他带队守上甘岭,死扛敌军进攻,战绩亮眼。1955年,他被授少将军衔,成了新中国第一批开国将领。 尤太忠真牛的地方还不光是打仗。1982到1987年,他当广州军区司令员时,正赶上军队从老式打法往现代化转。他看得很明白:现代战争得靠科技和管理。他常跑训练场,盯着装备和士兵操练。1983年一次夜间演习,他发现通信设备慢吞吞,立马叫技术人员改进了无线电系统。他还引进了新坦克、火炮和通信设备,让部队战斗力蹭蹭往上涨。 他还改了训练方式,加了夜战、丛林战和联合指挥的内容。1984年一次丛林演习,他要求步兵炮兵配合到位,演完满意地说这才是真本事。他还推信息化训练,用模拟指挥系统提效率。广州军区的战斗力在那几年成了全国标杆。 尤太忠知道军官得懂技术,特别支持军事教育。他亲自抓桂林陆军学院的课程,加了电子战和信息化内容,培养了一堆能打硬仗的指挥员。他还管纪律管得严,一次查仓库发现账目乱,亲自盯着整改完才放心。他常说,军队纪律就是战斗力的底子。 思想政治这块他也没落下,强调党指挥枪是军队的魂。他让官兵学党的方针,还带头搞节约作风,见不得浪费。他在广州军区的几年,为军队现代化打下了扎实基础,也为1988年恢复军衔制铺了路。 1988年9月14日,军衔制恢复,尤太忠被授上将军衔,70岁了还站得笔直。他退役后没闲着,回信阳帮家乡发展。1990年代,他为京九铁路经过信阳出了不少力,跑山路调研,硬是让铁路带活了当地经济。他还捐钱修学校,跑去教室看教学条件,叮嘱学生好好读书。 他生活特朴素,革命那会儿啃草根的习惯一直没改。1985年老上级许世友去世,他从广西调楠木棺材送过去。帮王近山将军整理传记时,他也亲力亲为,保证史实不走样。1998年7月24日,他在广州因病去世,80岁,走前还说丧事要简单。他的故居在光山留着,2018年百年诞辰时,大家聚在那儿纪念他。
授衔台上,一张年轻稚嫩的面庞,却肩扛中将军衔,着实令人惊叹,不禁让人感叹:时势造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