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库曼斯坦,每年拒签率超80%,其首任总统亲自编写巨著《鲁赫纳玛》,任期间大搞闭关锁国。 在中亚腹地,有一个被称为 “比朝鲜更封闭” 的国家 —— 土库曼斯坦。这个面积 49 万平方公里的国家,80% 的国土被卡拉库姆沙漠覆盖,虽坐拥中亚第一、世界第五的天然气储量,却因自我封闭的国策,长期笼罩在神秘面纱之下。 土库曼斯坦的历史,是一部被征服与迁徙的史诗。15 世纪,突厥、蒙古、高加索和波斯的混血后裔 —— 土库曼人登上历史舞台,与北方的乌兹别克人建立汗国。 18 世纪末,土库曼 “恺加人” 曾征服波斯,建立恺加王朝,这是其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然而,19 世纪初,沙俄的铁蹄踏碎了游牧部族的荣光,历经数十年抗争,土库曼最终在 19 世纪末被沙俄征服。 1924 年,土库曼斯坦以加盟共和国身份并入苏联。在苏联时期,这里接受了大量援助,运河、水坝、油田的建设让这片贫瘠土地拥有了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1991 年苏联解体,土库曼斯坦终于成为独立国家,但其建国史满打满算仅 30 余年,是一个年轻却饱经沧桑的国度。 1992 年,尼亚佐夫以 99.8% 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开启了长达 16 年的统治。这位从孤儿院走出的领袖,以铁腕稳定了独立初期的混乱局面,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让国家在 90 年代后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然而,稳定的局面却滋生了个人崇拜的土壤。 尼亚佐夫将自己称为 “土库曼巴希”,意为 “地上所有土库曼人的领袖”。在首都阿什哈巴德,80 米高的镀金塑像矗立中央,其内部光线感应系统可随太阳转动。 他下令全国禁烟,禁止歌舞、话剧等艺术形式,甚至因图书馆无人问津而将其撤销。更具争议的是,他亲自编写《灵魂之书》(《鲁赫纳玛》),将其列为学生必考科目和公务员工作指南,试图重塑国民精神世界。 1995 年,土库曼斯坦成为亚洲唯一的永久中立国,将中立写入宪法与国歌。尼亚佐夫随后修改宪法,将总统任期改为 10 年,1999 年更宣布自己为终身总统,彻底走向独裁统治。 在他的治下,土库曼斯坦签证拒签率超 80%,每年仅数千外国人获准入境,国民被隔绝在高墙之内,几乎与外界失去联系。 2006 年尼亚佐夫病逝后,卫生部长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接任总统。新政府在延续集权统治的同时,开始推行有限开放政策。 他将里海沿岸城市划为旅游区,每年接纳约 3 万游客,试图以沙漠原生态风光和苏联风格建筑吸引外界目光。 在外交层面,土库曼斯坦与中国的合作成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1992 年尼亚佐夫首次访华后,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中石油不仅投资开发土库曼油气田,更修建了从土库曼到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将资源接入 “西气东输” 网络,最远直达广东。 如今,中国每年从土库曼进口超 500 亿立方米天然气,占其年产量的一半,成为该国最大的能源买家。土库曼斯坦更依托 “一带一路” 倡议,以资源抵债的方式偿还工程款项,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人均 GDP 接近 1 万美元。 这个曾被称为 “最封闭国家” 的中亚小国,正通过与中国的紧密合作,逐步撕开封闭的帷幕。尽管其社会依旧笼罩在政府的严格管控之下,但经济的发展与有限的开放政策,似乎为这个神秘国度带来了一丝走向世界的可能。
强扭的瓜不甜!既然印度一而再三拒签上合声明,那么中国没必要再让印度在里面混了。又
【169评论】【8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