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时期,鲜为人知的满清广州大清洗!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激发了各地起义,广州的天地会发展声势浩大,两广总督叶名琛为镇压广东天地会起义(红兵起义),在广州城内实施了极端残酷的镇压政策。 叶名琛这招“宁可错杀,不可漏放”玩得够绝。红兵起义刚被镇压,他立马调转刀口对准平民——街边小贩、种地农民、甚至和起义军同村的老百姓,只要沾点嫌疑就直接拖去刑场。英国人赫德亲眼看见刑场青石板被血泡得发黏,刽子手砍头砍到手软,4分钟解决63人,最后人头多得箱子塞不下,改割右耳报功,耳朵照样装满几大箱。容闳那年夏天路过广州,恶臭飘出两里地,全是尸体的味道。 说是剿匪,实则搞起无差别清洗。叶名琛的逻辑简单粗暴:洪秀全老家在广东花县,那广东人全是潜在反贼!清廷给他“先斩后奏”的特权,他干脆连审判都省了,7.5万人头落地算保守数字,民间传全省死了上百万。更阴毒的是设“自杀站”——亭子里挂根绳配把刀,贴布告劝嫌疑人“自觉了断”,省得连累全家。这哪是平叛?分明是借平叛搞恐怖统治! 可叶名琛这套血腥手段,朝廷居然夸他“忠勇可嘉”。咸丰帝给他封官加爵,哪管广州城冤魂哭嚎。讽刺的是,叶名琛对外国列强倒是硬气,死活不让洋人进城,结果英法联军真打来时,他信占卜吉兆不备战,广州一触即溃。这位“对内狠对外横”的总督,最后被英军关铁笼游街,绝食死在印度——早知今日,当初屠刀对着老百姓时,可想过报应? 血洗广州稳住的不过是腐朽王朝的黄昏。叶名琛杀得士绅拍手叫好,地方豪强趁机吞田地、控乡村,可底层仇恨早埋进土里。后来三十万清军在广东打治安战,越剿越乱,清廷气数就在这血腥循环里耗尽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太平天国时期,鲜为人知的满清广州大清洗!咸丰四年(1854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
夜听历史
2025-06-26 22:27:55
0
阅读:122
西伯利亚满族辫子
满清累计屠杀中国人超过5亿,1644入关屠杀1.5亿,屠三藩1亿,屠白莲教1亿,屠太平天国1.2亿(史书上说7000万,结合人口出生率远超),屠义和团1.3亿。还有小起义多如牛毛,而且满清村民犯事屠村。
江渐月
叶铭琛在历史上并没有屠城广州的行为。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叶铭琛作为两广总督,主要争议点在于面对英军进攻时采取的“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策略,这种消极应对导致广州被英军攻陷。但历史记载中,并无证据显示他曾下令屠杀广州民众或实施屠城行为。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基于可靠史料,避免传播没有事实依据的说法。叶铭琛的争议更多集中在军事和政治决策层面,而非屠杀平民的行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