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932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3002.9亿元。连续跨过四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量千亿元。2025年上半年,全省GDP同比增长6.3%至6468.8亿元,增速已连续14个季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甘肃重点发展冶金有色、石化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文化旅游、绿色环保等12个产业,积极谋划布局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未来信息、未来制造、未来健康等六大产业。
这里是国家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风、光资源,已建成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酒泉)、6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全省新型储能装机突破600万千瓦,形成“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新格局。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企业500强”中,甘肃有6家企业再次入围,分别是金川集团(4236.94亿元)、甘肃公航旅集团(937.34亿元)、白银集团(867.87亿元)、酒钢集团(783.61亿元)、甘肃建投集团(739.75亿元)、兰州新区商投集团(595.71亿元),分别排在榜单第59、275、293、317、333、418位。
值得一提的是,金川集团还连续七年(2019-2025年)入围《财富》世界500强,今年排在第235位,较上一年度跃升65位。这家有色金属供应商业务遍及全球30多个国家和国内20多个省市,镍产量全球第二,钴产量全球第四。
除了国企,民营企业也是甘肃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2025甘肃民营企业100强”显示,今年榜单入围门槛达到7.51亿元,较上年提升32.92%;营收总额达到2579.6亿元,利润总额87.77亿元,资产总额3274.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88%、9.21%、2.24%。
从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共有56家企业入围,营收总额1477.84亿元,同比增长20.55%,占民企百强的57.29%。从地区分布来看,兰州市、兰州新区各有16家企业上榜,并列全省第一;紧随其后的是酒泉市13家,白银市8家,庆阳市7家,陇南市、嘉峪关市、定西市、金昌市各有6家,武威市5家,天水市4家,张掖市3家,临夏州2家,甘南州、平凉各有1家。
有五家企业跻身“百亿俱乐部”,比去年增加1家。排在第五位的盛达集团,营收同比增长4.4%至107.90亿元。旗下控股上市公司盛达资源是国内银业龙头企业,白银储备量近万吨,年采选能力198万吨。旗下有金山、银都、光大、金都等4座在产矿山,还有3座待产矿山,东晟矿业正在进行矿山建设工作,德运矿业正在开展探矿和相关手续办理工作,鸿林矿业正在进行矿山建设工作。
排名第四的龙昌石化,前身为成立于1996年的兰州龙昌橡塑化工,是国内领先的橡塑产业链流通服务商,设有6个销售大区、22个独立的销售公司,主营国内各大石化多种牌号的聚乙烯、聚丙烯、橡胶、PVC及化肥等原材料。去年实现营收125.4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诺客达贸易上升3个名次,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同比大涨105.9%至131.33亿元。这是甘肃省首批“外贸骨干企业”,成立于2007年,主要从事石化原料进口和钢板出口贸易。
位居次席的兰鑫钢铁集团,成立于2001年8月,总部位于兰州,现拥有员工3060人,总占地3300余亩,总资产达51.2亿元。公司已构建以钢铁产业为核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商贸物流等产业为补充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是省内少数兼具“长、短流程”生产工艺,且主要工序能效水平达到标杆标准的民营钢铁企业。去年实现营收158.4亿元,同比上升23.5%,成功入围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排在第497位。
来自天水的华天电子蝉联第一,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64.18亿元,同比上升26.0%,排在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479位。公开资料显示:这是中国最早投身集成电路研发与制造的企业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1969年成立的国营永红器材厂(749厂)。数十年来,逐步掌握系统级封装(SiP)、晶圆级封装(WLP)、硅通孔(TSV)、扇出型(Fan-Out)、倒装芯片(FC)等先进封装技术,跻身全球封测行业第六、大陆第三(仅次于长电科技和通富微电)。
值得一提的是,在华天电子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甘肃已成为中国重要的芯片生产基地,上半年集成电路产量达到431.1亿块,同比上涨18.53%,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