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1948年7月,毛人凤派人把马汉三押到南京审问,结果挖出个大秘密:戴笠的死,竟然跟马汉三脱不了干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主页有更多你喜欢看的内容) 1948年7月,毛人凤亲自下令逮捕马汉三,审讯中,一个极其敏感的线索浮现,就是马汉三与戴笠坠机事件有着脱不开的关系,两年前,军统局头目戴笠,突然死于一场航空事故,这场意外当时就疑点重重,却被很快压下。 戴笠的遇难发生在1946年3月,当天原本他准备赶去上海处理个人大事,但就在准备起飞之时,毛人凤打来电话,要其临时改道南京。 专机在南京机场上空遭遇暴雨,最关键时,地面导航灯却莫名其妙全都熄灭,飞行员根本无法判断地面方位,只能不断盘旋,最后飞机坠毁爆炸,机上十三人无一生还。 最令人生疑的是,事后证明飞机油箱里油还很充足,完全可以备降其他城市,毛人凤则向上级蒋介石报告称,事故纯属天气恶劣使然,飞机无法降落才会酿成惨剧。 这桩死亡,在军统体系内部激起轩然大波,很多戴笠旧部怀疑这绝不是单纯意外。 事隔多年,随着马汉三被捕,真相的碎片才逐渐拼凑起来,马汉三出生河北,早早就在西北部队任职,后来投奔戴笠进入军统,极受器重。抗战期间,他在华北地区表现突出,还敢率先在日本投降后进入北平接管事权,一度成了军统重要人物。 戴笠信任马汉三,认为他具备情报天赋,各种机密都难不倒他,这使得马汉三能游走于多个阵营,在不同地区插手情报,他不仅能渗透反日组织,也能混进汉奸政权,高层对他的才干极为重视。 然而马汉三靠着权势暗自聚敛钱财,还不断培植私人势力,这种做法让他的处境愈发危险,特别是一起意外让他彻底陷入危机,那就是与九龙宝剑的纠纷。 这把极其珍贵的宝剑原本应献给蒋介石,但1940年马汉三被日方逮捕后,为保性命把宝剑献了出去,日本投降后,他设法又从川岛芳子手中抢回宝剑,却也让戴笠注意到了这件事。 尽管戴笠表面上平静处理,叫马汉三按规矩上交宝剑,还写信安抚,但马汉三心知肚明,这种违规只能暂时熬过去,在戴笠冷静外表下面隐藏着随时可能清算的危险,马汉三觉得自己终究难逃追究。 长时间的恐惧下,马汉三最终决定铤而走险。他找来信任的刘玉珠,在戴笠专机行李中安置定时炸弹。 1946年3月17日,飞机偏离航线,在暴雨夜爆炸,远在北平的马汉三,或许正焦急等待那场爆炸会发生。 戴笠死后,军统内部局势剧变,毛人凤迅速抓住机会,表面请郑介民当局长,自己只居副手,实际大权独揽。 郑介民因经济问题被迅速清理,很多忠于戴笠的人,不是被调离要职,就是被打压。毛人凤对马汉三的处理,更加引人猜疑。 他未深究暗杀事件,而是很快以经济罪名结案,还悄悄送走马汉三家属,这种“宽容”,让人怀疑毛人凤是否也有默许甚至参与的动机。 戴笠生前军统势力大到连蒋介石都戒备,毛人凤则借机扶正,打破局面,随后对军统内部大力清洗,将旧势力悉数驱赶,大局就此掌控。 蒋介石也乐见更听从的继任领导出现。两者在这整肃中各得所需,戴笠死亡实际上成了新一轮权力分配的契机。 1948年夏天,毛人凤突袭马汉三办公室,这个曾经叱咤一时的情报头目神色惨白,被带往南京路上已知难逃一劫,审讯时,毛人凤拿出的证据包括贪污受贿账目、支持李宗仁的书信,还有与戴笠事件有关的蛛丝马迹。 实际上,马汉三早已处在危险边缘,他支持李宗仁直接触怒了蒋介石,还在军统内部拉帮结派,最后又沾染上领导遇害的重大嫌疑,种种因素汇聚,命运就在不可逆的轨道上滑行。 1948年9月,蒋介石拍板处决马汉三。枪响后,马汉三死在南京,但围绕戴笠被害的秘密、马汉三的背叛、毛人凤的上位,这场围绕情报系统的权力斗争并没有彻底画上句号。 回头看,这些事件看似个人恩怨或私人野心作祟,其实都是当时军统高层博弈的一部分。戴笠、马汉三接连殒命,毛人凤借势上位,都不是偶然。 所有人都知道,在高压遇险的特工圈,往往个人命运和时代暗流搅在一起,甚至到了事情过去多年后,一些谜团依然无法彻底散去。 当权力和利益在黑暗中明争暗斗时,很多人只是棋局上的一颗棋子,无人能够全身而退,阴影下的各种纠葛,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刻,才真正暴露无遗。 (信息来源:凤凰网历史---陪葬乾隆的九龙宝剑如何引出军统头目戴笠之死真相)
[浮云]1948年7月,毛人凤派人把马汉三押到南京审问,结果挖出个大秘密:戴笠的
时光雕琢风华
2025-05-28 11:16: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