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动物,澳大利亚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是这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只适合那些小巧可爱的生存,像其他大洲那样动物互相厮杀的场景在这里是十分违和的,当然也不会上演。 澳大利亚纬度偏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所以植被生长十分茂密,但与热带雨林的茂密还是没法比的。 这样的环境对于很多食草动物,比如袋鼠、兔子都是很合适的,吃饱喝足还能到处撒欢。 本土的捕猎型选手野狗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更强,而且虽然是肉食者,但攻击力也没有那么强,在保证生存的情况下,还能维持生态平衡。 所以在这种内部都是一些小型的生物,攻击力也小的情况下,即便有生存环境的争夺,但也都是小打小闹,并不会造成食物链失衡。 对于狮子和老虎那样的丛林之王来说,山林更适合它们,而这里显然并没有他们的藏身之地。而且一旦引进,那可真是目光所致没有任何对手,就连当地野狗也无法对抗,更何况其他食草性动物了。 而且大型肉食动物的进食量大,很多本土的动物打又打不过,跑也跑不赢,用不了多久都会面临灭绝。 能与狮子和老虎他们对抗的也只有体型更大的动物,如果要想平衡就需要再次引进,如此循环,而且还会有大型动物攻击人类的风险。 从世界地图来看,其他各个大洲虽然各自独立,但也是紧紧连在一起的,而澳大利亚却是一个异类,四面环海 在纪录片《动物世界》中,大家能经常看到的一个画面就是动物的集体大迁徙,浩浩荡荡十分壮观,在此途中还会与其他动物厮杀,画面感十足。 动物迁徙是一个很正常的自然现象,也是生存需要,但是在澳大利亚来说,这种迁移情况只存在于鸟类和海洋生物中。 因为澳大利亚与其他大陆隔绝的状态,所以本土生物出不去,外部那些大型动物也进不来,也因此形成一个内部的生态系统平衡。 而且动物身上一般都携带有病毒,如果从外部引进,可能会将病毒也携带进来,同样对于生态环境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事实上澳大利亚也不是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只不过最后的结果是惨不忍睹。 在19世纪,一批进口兔子来到了澳大利亚,但是兔子的繁殖能力可是太强了,一产就是一窝。 所以不久澳大利亚就到处都是兔子,而这些兔子不仅能生,吃的又多,很快原本的草原都变得光秃秃的,还会毁坏田地,给当地造成了很大损失,为此政府不得不引进天敌。 然而兔子的数量虽然得到了缩减,但是引进的物种又给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被猎杀,因此很多物种甚至灭绝,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所以在种种历史教训下,即便国内物种单一,但是澳大利亚也不敢再轻易进口了。 而且,以小型食草型动物为主也不是什么坏事,这些特有物种还有一个作用,用于观赏。 像袋鼠、考拉等动物是在其他地区无法生存的,澳大利亚独一份,稀有性才有吸引力。这些动物不仅看起来可爱有趣,又可以与人类亲近。 澳大利亚也是看到这一点,用动物打造地域名片,再加上他们本身就很优美的自然风景,所以旅游业发展的很成功。 别人有的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所以对于澳大利亚来说,不引进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遵循了了国内的生存法则,如今的澳大利亚依旧多姿多彩。 参考资料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动物,澳大利亚虽然自然条件优越,但是这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只适合那
红尘漫步人生
2025-05-27 23:17:02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