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刚当上英国首相的时候,其实是想把福克兰群岛(即马岛)主权还给阿根廷的。

菖蒲繁花居 2025-05-27 22:06:03

撒切尔夫人刚当上英国首相的时候,其实是想把福克兰群岛(即马岛)主权还给阿根廷的。因为福克兰群岛距离英国本土实在是太远了,而且这个岛既不在主要航道上,岛上也没有什么石油矿产,治理成本很高,经济收益接近于零。 玛格丽特·撒切尔,英国首位女首相,1979年带着保守党上台。那会儿英国经济一团糟,通货膨胀、失业率高得吓人,国力下滑,连海外领地都成了负担。她上台后推新自由主义,搞私有化、减开支,想让英国喘口气。可福克兰群岛这块远在天边的地儿,真是个烫手山芋。岛子不大,1.22万平方公里,离阿根廷才500公里,自1833年起被英国占着,阿根廷却一直嚷嚷要拿回去。 撒切尔刚上台时,真考虑过“还岛”。为啥?太远了,管起来费钱费力,收益又几乎没有。那时候英国财政紧巴巴,海外领地多一个不如少一个。福克兰群岛上住着不到2000人,大多是英国后裔,种点地、养点羊,经济上完全靠不住。她想着跟阿根廷谈谈,外交解决,把这包袱甩了得了。可岛民不干啊,1981年在斯坦利街头抗议,高喊要留在英国。这让她有点骑虎难下。 就在她犹豫的时候,阿根廷突然出手了。1982年4月2日,阿根廷总统加尔铁里派兵占领了福克兰群岛,想借此转移国内经济危机的注意力。这下捅了马蜂窝。撒切尔听到消息,气得拍桌子,立马决定派皇家海军跨半个地球去抢回来。74天激战,英国胜了,死了255人,阿根廷损失更大,649人阵亡。这仗打完,撒切尔国内支持率蹭蹭涨,1983年大选稳稳胜出。 这事得从头说。福克兰群岛的主权争议不是一天两天了。19世纪英国占了这地方,阿根廷一直不服。20世纪70年代,英国衰退严重,海外领地成了累赘。撒切尔上台前,外交部就研究过“还岛”的可能性。她刚执政时,确实有这想法,但岛民的反对让她不敢轻举妄动。结果阿根廷一动手,她果断反击,既保了岛,也保住了自己的政治资本。 再说点别的。撒切尔在香港问题上就没这么硬气了。1982年她访华,想在香港主权上多争取点自治,可邓小平态度坚决,主权没得谈。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了,香港1997年回归中国,搞“一国两制”。她从谈判地点出来还摔了一跤,挺尴尬的。跟福克兰的强硬比,这里她只能妥协。 1990年,撒切尔因为党内分裂和民意下滑辞职了。她执政11年,经济改革搞得风风火火,但在社会层面争议不小。比如1984年矿工罢工,她硬是镇压下去;1989年的人头税政策还引发全国抗议。福克兰群岛现在还是英国的,岛上后来发现石油,阿根廷还在喊要主权,可岛民公投都选留英国。 福克兰战争那会儿,国际社会也看着呢。英国胜了,证明自己还有点老牌强国的样子。撒切尔靠这场仗翻身,可代价不小。有人说她好战,有人觉得她捍卫了国家尊严。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看,这事挺远,但也能看出大国博弈的复杂。 撒切尔夫人从想“还岛”到最后打一仗保岛,真是戏剧性十足。她刚上台时想省钱甩包袱,谁知道阿根廷一闹,把她逼上了战场。这段历史让人感慨,政治这东西,真是瞬息万变。

0 阅读:286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