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撕破脸皮!德国总理默茨宣布,英、法、德和美四国,已经取消了对乌克兰军事物资供应范围的限制,也就是说,现在不光能运送各种装备,任何装备都可以对俄罗斯领土进行远程打击,这场持续三年的冲突,正式跨入“无禁区对抗”阶段,接下来,就是刺刀见红的时候了! 解除射程限制的核心,在于赋予乌克兰“非对称打击能力”,在此之前,西方对乌克兰的武器援助始终戴着一定的“镣铐”。 美国仅允许乌军使用海马斯火箭炮打击俄边境50公里内的目标,德国更长期拒绝提供射程500公里的“金牛座”导弹。 其实英国“风暴阴影”、法国SCALP导弹的250公里射程,足以覆盖俄军位于罗斯托夫的指挥中枢。 若未来提供“金牛座”导弹,乌军甚至能威胁莫斯科近郊的防空系统,这种能力将迫使俄军分散部署,缓解前线压力。 并且通过展示北约集体意志,动摇俄罗斯的战争决心。 俄罗斯对此的回应直指核威慑核心。普京警告,任何对俄领土纵深的攻击都将触发“不对称回应”。 暗示可能对波兰或波罗的海国家实施战术核打击。 这种威胁绝非虚张声势:俄军已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伊斯坎德尔-M”核导弹,15分钟即可覆盖柏林。 泽连斯基将远程武器视为“通往谈判桌的敲门砖”,但现实可能恰恰相反。 2025年2月的无人机攻防战中,俄乌单日互射超百架无人机,却催生出更深的仇恨而非妥协意愿。 西方的武器解禁虽短期内提振乌军士气,却也强化了俄方的“被迫害者”叙事——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直言,此举“彻底关闭了和谈窗口”。 更讽刺的是,当德国高调宣布军事升级时,默茨却计划与泽连斯基讨论“和平路线图”,这种政策分裂暴露出西方的战略迷茫。 历史的教训值得警醒:2014年明斯克协议后的“冻结冲突”,正是源于交战双方都认为“再打一轮就能赢”。 如今西方试图用远程武器为乌克兰争取“更有尊严的谈判条件”,却可能陷入“武器升级—对抗升级—和谈停滞”的死循环。 乌克兰用400万美元的CM-400AKG导弹摧毁15亿美元的S-400系统,验证了“智能弹药”对传统防御体系的降维打击。 俄罗斯则以朝鲜导弹实施饱和攻击,用工业化时代的“数量暴力”对抗西方精密武器。 解禁远程武器或许能改写局部战场规则,却无法解答根本命题:当核威慑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时,人类是否只能通过更危险的博弈来换取短暂安全? 答案或许藏在1945年广岛废墟的纪念碑文里:“让所有灵魂在此安息,因为我们不愿重蹈覆辙。” 然而,当下的决策者们似乎仍未学会这堂课。 他们一面高呼和平,一面将更多导弹装上发射架,仿佛战争的终局会因武器的射程延长而自动降临。
一点不装了!德国竟然被扎哈罗娃说中了。刚刚,德国总理默茨向外界宣布,包括德国、法
【4评论】【2点赞】
202413yu
如果普大帝是认真的,搞核打击,那俄罗斯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