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不小心炸死两个美国顾问,美国得知后率大军压境,指挥员慌忙上报,但毛主席说的四个字,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 明明是中国人的家事,偏偏炸死了两个美国人,众人担心柳条湖事件重演,但这次情况大有不同。 炸死美国人这个可能,毛主席早有预料。 金门这座岛屿虽然面积不大,位置却非常关键,它距离厦门只有5.5公里,是两岸对峙的前沿阵地。 每当国民党在金门前线剑拔弩张,百姓就格外不安和无助,因此为了不打扰百姓的生活,来自大陆的炮火总是点到即止。 1958年这场炮轰之战,也是多方考虑之下的抉择。 时值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忙着满世界拉拢盟友之余,又将主意打到了台湾的身上。 正好蒋介石也在做着反攻大陆的美梦,面对美国的助力当然是欣然采纳,双方很快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 但这是大陆跟台湾之间的问题,说到底是中国人的家事,让美国人参与进来,就相当于将中国的领土双手奉上,对我国国防造成了极大威胁。 最重要的是,美国支援蒋介石的意图也很清楚,他们要的就是让台湾跟大陆永远一分为二。 在艾森豪威尔的挑拨下,国民党屡屡派飞机到大陆发传单,盘旋在福建沿海地区,时不时丢下一个炮仗影响当地百姓的生活。 而与此同时,蒋介石还在秘密增加兵力,隐隐有风雨欲来之势。 朝鲜战争刚刚结束没多久,美国又在我国东南沿海找麻烦,无非是想阻挠我国和平解放台湾。 而中东事件的爆发,更是让毛主席看到了美国的谋划,如果此时隐忍退让,就是对美国和台湾的纵容。 说到底,这次炮击金门不是为了要收复台湾,而是捍卫中国的领土,让美国别再挑事。 炮击金门也要讲究策略。 一来,这些炮弹不是随便对着金门就开炮,要保护好百姓,不能随便炮轰他们的家园。 二来,炮弹不长眼睛,也不能直接了当的对着美国人轰,这就给了美国人闹事的话柄。 在考虑要不要炮轰金门时,毛主席就想过万一打到美国人怎么办,有没有办法避开美国人打。 这个答案显然是“没办法”。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我国才刚刚开始筹备原子弹研究,炮弹还没进阶到指哪打哪的程度。 况且这趟浑水是美国主动蹚进来的,说出去理亏的也是美国。 在谨慎考虑过后,毛主席给出了一句指示:“今日开炮,时机选择恰当。” 1958年8月23日,一阵接一阵的炮声在金门前线响起,昭告中国对破坏国防安全的警告。 短短2个多小时里,炮兵们总共发射了3万发炮弹,当场让国民党的军队少了一大半。 而毛主席当初考虑的难题也发生了,炮弹炸死了两个美国人。 但当指挥员将报告呈送给毛主席时,毛主席却表现得极为镇定,只回了四个字:“照打无误。” 打的是国民党军,但挫的是美国的锐气。 果不其然,当解放军用炮击封锁金门之后,美国原先驶入金门的第七舰队便仓皇逃离。 当蒋介石再次向美国求助时,美国已经没有原先那般热情,转而摆出另一个态度,让他快点把前线的兵给撤了。 美国以为他们退一小步,新中国也会就此停手,但我们从朝鲜战场的经验已经得出,只有勇敢进击才能捍卫和平。 于是在美国第七舰队撤退之后,解放军仍旧保持炮击频率,该打就打,但又不直接登陆金门。 更让美国担惊受怕的是,1960年艾森豪威尔前往台湾,解放军的炮声一下没停,跟迎宾礼一样环绕台湾响个不停。 这下美国真正看到了中国的决心,当美国仓皇逃离的那一刻,所有国人都知道:中国,又赢了! 参考资料: “金门炮战”背后的硝烟,党史纵横
建国初,甚至有部分将帅手握几十万兵力,为何没一人敢拥兵自重?“老彭,你看这中
【4评论】【68点赞】
用户10xxx84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霸气!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