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9个英国海兵叛逃海外孤岛,联合当地的女土著杀光了男土著,随后过起了没羞没臊的生活,并孕育出了罪恶的习俗,为什么女土著会帮英国兵?罪恶习俗又是什么?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789年,一艘名叫“邦蒂号”的英国皇家海军舰船在太平洋上悄然改变了航向,这本是一艘执行任务的船只,载着船员与指令,前往西印度群岛运送面包果苗,而就在这条航线上,一场叛变悄无声息地酝酿着,九名英国水手在长期忍受船长威廉·布莱的高压统治后,终于爆发,他们推翻了船上的权威,将船长及其忠诚部下驱逐出船,只身逃往太平洋深处,寻找一处可以隐匿终生、不受追捕的“净土”。 他们最终选择了皮特凯恩岛,一个几乎从不被提起的小岛,孤悬于浩瀚大洋之中,远离任何航道,甚至在当时的海图上都难以找到精确位置,为了彻底切断与文明世界的联系,这群叛逃者在登岛后将邦蒂号焚毁,仅留下铁器与杂物,他们并非孤身前来,同行的还有十八位塔希提岛人,包括六名男性和十二名女性,起初,这座岛看似安静而遥远,是一切纷争的终点,然而,正是在这片被海水包围的土地上,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与暴力在缺乏制度的真空中悄然生根发芽。 皮特凯恩岛并非一个“乌托邦”,登岛后的生活很快就被资源紧缺与权力不平等撕裂,岛上可供利用的生存资源极其有限,土地贫瘠、水源紧张,食物更是捉襟见肘,在这样的环境中,本应携手共生的群体却迅速分裂,英国叛变者手握火枪与钢刀,占据了绝对的武力优势,相比之下,塔希提男性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他们尝试反抗,却在一次次冲突中被逐步排挤乃至清除。 更为残酷的是,女性在这场权力斗争中被彻底物化,她们不仅是劳动力,更被视为一种可分配、可争夺的“资源”,英国人与塔希提女性之间的关系从未平等过,暴力、胁迫与占有贯穿始终,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成为后续一系列悲剧的起点。 不到一年时间,岛上的塔希提男性被逐一杀害,虽然关于这一过程的细节在历史记录中各有版本,但几乎所有记载都指向一个核心事实:英国叛变者通过暴力手段彻底掌控了岛上的权力,曾经的合作变成了统治,曾经的同伴沦为奴役对象,岛上的权力结构自此重塑,女性成为被彻底剥夺选择权的群体,她们被迫与英国人结合,生育后代,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不对等与恐惧之上。 然而,暴力的种子一旦播种,往往也会反噬种下它的人,随着时间推移,叛变者之间因分配不均、嫉妒与猜疑爆发了更为激烈的内讧,那些曾联手清除“外敌”的英国人,开始彼此倾轧,有人被毒杀,有人被暗算,有人死于争斗,到1800年,岛上原本的九名英国男性只剩下一人——约翰·亚当斯。 亚当斯成为岛上唯一的成年男性,也自然而然成为这片土地的“管理者”,他试图以宗教为工具,稳定局面,他从邦蒂号残留下来的一本《圣经》中汲取治理灵感,开始教授岛上的孩子识字、读书与祷告,表面看来,秩序似乎在恢复,岛上开始有了类似“文明”的生活痕迹,但秩序的外衣之下,混乱与罪恶依旧暗流涌动。 由于长期的近亲繁殖与人口封闭,皮特凯恩岛的社会结构逐渐畸形,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加之资源持续紧张,成年男性对未成年女性的控制欲愈发猖獗,性侵事件开始频繁发生,而且逐渐从隐蔽转向公开,从个别行为演变为代际相传的“规矩”,女孩在青春期尚未到来时,便被男性“认领”,强迫发生性关系,甚至成为多个成年男性之间的交换对象,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不仅没有被制止,反而被包装为“传统”,在岛民的生活中堂而皇之地存在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 外部世界对皮特凯恩岛的关注几乎为零,由于地理上的隔绝和人口极度有限,这座小岛成了法律与监督的盲区,尽管在19世纪,英国将其正式纳入海外属地,但实际管理几近空白,直到20世纪末,关于皮特凯恩岛的性侵丑闻才首次进入公众视野,1997年,一名岛上的女性在接受外来记者采访时,无意中透露了岛上“没有12岁以上处女”的惊人事实,这句震撼世界的话语引发了后续的调查风暴。 1999年起,英国政府派出调查人员介入此事,随着案件深入,越来越多的女性勇敢站出来,讲述自己年幼时遭受的性侵经历,令人震惊的是,涉及案件的男性几乎包括岛上大多数成年男性居民,而受害者则几乎覆盖了所有女性岛民,到了2004年,官方起诉了二十多名岛民,最终六人被判有罪,然而,这场迟来的审判并未彻底终结皮特凯恩岛的黑暗历史,许多岛民在庭审中拒不认罪,不少女性也因长期的恐惧与习惯,开始为施害者辩护,甚至否认自己是受害者。 信息来源:搜狐——1789年九名英国军人叛逃孤岛,之后岛上杀戮不断,孕育出罪恶习俗
1789年,9个英国海兵叛逃海外孤岛,联合当地的女土著杀光了男土著,随后过起了没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5-27 18:44: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