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大胜阵风以后,美国忽然背后发凉,明白了中国为何保留几百架轰6。在体系帮助

谦与谦寻 2025-05-27 18:34:08

歼10C大胜阵风以后,美国忽然背后发凉,明白了中国为何保留几百架轰6。在体系帮助下,中国能够让原本不隐身的歼10C变得隐身,这样同样也可以让几百架不隐身的轰6变得隐身。 瞅瞅轰-6,这款源自上世纪苏联图-16的轰炸机,咱们从1958年就开始接触并国产化为轰-6,它见证了中国早期核力量的发展,甚至在罗布泊成功投掷过9枚核装置,包括1967年的一枚氢弹。 但可别以为它老掉牙了,如今的轰-6家族,尤其是H-6K、H-6N这样的改进型,简直是“脱胎换骨”。 现在H-6K的90%的设备都是全新的,已经发展出包括常规轰炸、核打击、侦察以及具备空中加油能力的多种型号。 那么,在2025年的今天,这位“老兵”究竟还能发挥多大作用呢? 首先,它是“战略巡航”的急先锋。就拿最近的来说,咱们的轰-6N核常兼备轰炸机,不是已经跟俄罗斯的图-95MS战略轰炸机肩并肩,自2019年以来在日本海等区域搞了好几次联合战略巡航了嘛,H-6N的首次此类部署就备受关注。 这可不是简单的“秀肌肉”,这传递的是战略协作和远程威慑能力,其意义堪比美国B-52的远程力量投射,让某些习惯单边主义的国家不得不重新评估局势。 其次,它是“区域拒止/反介入”的关键棋子。轰-6K常态化地在东海、南海,甚至绕行台湾岛进行飞行训练。 这些行动中,轰-6K经常携带各型弹药,在空警-500预警机以及歼-11、歼-16等多种战机的伴随下,进行所谓的“例行演习”和“测试实际海上作战能力”。 这种常态化的巡航和演练,特别是在台湾和日本“防空识别区”附近的活动,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既是实战化练兵,也是在明确地划设底线,展示我们有能力、有决心维护核心利益,尤其是在南海等热点地区展现力量。 保留并持续升级轰-6,体现的是一种务实的战略考量。它是一个成熟、可靠且具备巨大升级潜力的武器平台。 与其将所有鸡蛋放在研发全新、昂贵的隐身轰炸机这一个篮子里,不如充分挖掘现有平台的潜力,使其成为搭载先进弹药的“飞行武库”。 轰-6K/N能够携带远程巡航导弹、高超音速导弹,对敌方航母等高价值水面目标构成严重威胁。 这种“不对称”的打击能力,使得对手即便拥有先进的防御系统,也必须投入巨大资源来应对这种饱和攻击的可能。 所以,轰-6在今天依然是中国空中力量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仅是一架轰炸机,更是一个多功能的空中作战平台,是体系作战中的重要节点。 当它融入我们日益完善的作战体系,配合预警机、电子战机、以及歼-20这样的尖端战力,这位老将依然能让任何对手感到“背后发凉”。

0 阅读:76

猜你喜欢

谦与谦寻

谦与谦寻

你是潮流的引领者,每一次亮相都惊艳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