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教授的“再婚观” 严佳,是一个大学的副教授,50岁时,丈夫突然脑梗,她伺候他5年,直到他病逝。同时也耽误了自己评教授的第一次机会,她原本研究历史,通过5年伴随丈夫,精心护理,她觉得一个人老了怎样度过余生,更有研究价值,针对社会上老人“再婚”各种表象,她陷入深思,企图自己在余生之年能探讨出“再婚”新的观念,新的途径。 她总的认为,老人无任男女,先要有“内心自洽”的人生观,也就是说,要自身强大,不被世俗和外界舆论影响,不依赖任何人,不断追求自由、舒适、幸福的生活,让自己轻松自如的度过最后时光。 两年后,她开始在自己的同学同事,比较熟知的人群中,寻找那些既有外向特质,又懂生活的可能伴侣。最终她选择了一位大学时的同学,对方已经退休,63岁,老婆也是因病去世,有一个在留学英国的儿子。她联系了这位同学,并告之相互情况,慢慢的聊出彼此都有意向。她自己有一个女儿,在一个科研单位,也成家立业,得知母亲有意寻找伴侣,也表示支持。 于是两个有情人,终于见面,但她首先约法三章:1、三年内不领证。每年可以去男方城市住几个月,然后又到女方城市住几个月。2、三年内像夫妻一样生活,不能有第三者。经济上完全独立,至于开支可以AA制,但也可以自愿多负担一些公共费用。3、三年后,如果有必要,可以领证。但三年的生活模式不变,双方子女不受任何影响,即是到了生老病死,也靠两人共度,不涉及任何其他纠纷。 于是,副教授开始了三年的“再婚”生涯。期待她的教授级论文的完成,也期待她的“再婚观”的最佳结果。
2024年,姚大妈因长期打骂儿媳,导致儿子儿媳最终离婚,儿子一怒之下将她赶出家门
【24评论】【20点赞】
dududududxhdgv
再加一句。大难来临。个人顾个人
用户10xxx69
52岁找了个63岁的大学同学。
Mike 回复 05-28 23:01
见一个拉黑一个这种扯淡小便
Mike 回复 05-28 23:00
现在网上太多这种胡编乱造的人了[哭笑不得]
胖舅
相敬如冰,大概率
77流沙77
再婚需要研究吗?
依剑天
不要把个人的行为上升到社会大多数人。别人的行为可以做参考当故事去了解,有兴趣还可以写写观后感经常温习下。自己的生活还得自己过,冷暖自知。
无极限
高见,应该先试30年。
一诺
婚恋观,两个人肯定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