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商务部突然对中、巴、印、越四国下黑手! 5月26日,美国宣布对硬质空心胶囊祭出反倾销税大棒,最高税率竟达172.24%! 中国企业税率参差不齐,这背后"看人下菜碟"的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 硬质空心胶囊虽小,却是医药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国此举显然是想借此"去中国化"。 华盛顿这记闷棍打得真够阴险。 明明全球药企都在用中国胶囊,偏偏美国要搞特殊化。 172%的税率不是做生意,这是明抢!看看美国药店的货架就懂了——90%的普通药品都在用中国产胶囊,这税率是要让老百姓吃药贵三倍?此次反倾销初裁中,中国企业的税率差异极大,山东赫达全资子公司山东赫尔希胶囊有限公司竟被裁定高达172.24%的税率,而其他中国生产商/出口商的税率则在5.4%—88.82%之间。 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做法,明显是想分化中国企业,打压中国在医药产业链中的关键地位。 美国商务部的这一举措,表面上是为了所谓的"公平贸易",实际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去中国化"行动。 硬质空心胶囊作为药品的重要载体,其生产技术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全球医药供应链的稳定。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硬质空心胶囊生产国之一,凭借成熟的产业链和成本优势,占据了全球市场的重要份额。 美国此举,无疑是想通过高关税迫使全球药企减少对中国胶囊的依赖,转而寻求其他替代来源。 然而,美国的如意算盘可能要落空了。 中国企业并非束手待毙。 山东赫达已经提前在美国布局库存,截至目前,美国库存产品仍可满足美国市场5—6个月的销售。 同时,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美国200亿粒/年植物胶囊项目建设进程,以应对美国"双反调查"后带来的政策变化。 这种提前布局和应对策略,显示了中国企业的韧性和智慧。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的这一政策不仅会伤害中国企业,也会对美国自身的医药市场造成冲击。 美国药店中90%的普通药品都使用中国产胶囊,加征172%的税率后,这些药品的成本将大幅上升,最终买单的还是美国消费者。 美国商务部的做法,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从更深层次来看,美国的这一举措反映了其在全球产业链竞争中的焦虑。 随着中国在医药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美国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手段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然而,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不利于全球医药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企业已经展现出了坚定的应对决心。 除了山东赫达,其他中国企业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如调整出口策略、加强技术研发等。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作为行业组织,也在积极协调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维护行业利益。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贸易保护主义最终只会损害各方利益。 美国对中国硬质空心胶囊加征高额反倾销税,不仅会影响中国企业的出口,也会增加美国药企的生产成本,推高药品价格,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做法,显然是不得人心的。 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试图割裂产业链、搞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都是逆势而动。 中国企业有能力应对美国的挑战,也有信心在全球市场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期待中国企业能够在这场贸易博弈中取得胜利,也希望美国能够摒弃单边主义,回到公平、公正的贸易轨道上来。
用台湾问题拖垮美国!过去都认为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
【7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