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像打机关枪一样发射爱国者导弹,一梭子就能打出十几枚,美国人都要哭了,好不容

好故事计划 2025-05-27 16:17:15

乌克兰像打机关枪一样发射爱国者导弹,一梭子就能打出十几枚,美国人都要哭了,好不容易凑了几个月,才找来100枚爱国者导弹。这打了两个晚上就要打光了,完全就是供不起了。

乌克兰这边为啥用导弹用得这么狠?说白了,现在俄罗斯打乌克兰,那战术是一套一套的,以前可能就是导弹直接轰,现在可不一样了,俄军现在玩的是“组合拳”,先用无人机当诱饵,把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引出来,等爱国者导弹开始拦截了,再用高超音速导弹和电子干扰来真的。

就说5月24号那天晚上,俄军先是派了250多架“沙赫德”自杀式无人机冲过来,乌克兰的爱国者系统一看有动静,立马就开火拦截,一口气打出去13枚导弹。

结果这些无人机好多都是假目标,等乌军导弹差不多打完了,俄军的“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和“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才真正出手,直接把爱国者的阵地给端了,你说这仗打得,乌军是不打不行,可一打就吃亏,导弹哗哗地往外飞,能不心疼吗?

再看看美国这边,产能根本跟不上,爱国者导弹这玩意儿,看着先进,可生产起来慢得很,美国雷神公司一年满打满算也就生产500枚,其中一大半还得留给自己用,真正能给乌克兰的也就200到300枚。

而且这导弹可不是说造就能造的,里面有个关键部件叫导引头,是由波音公司生产的,结果波音那边出问题了,产能上不去,连带着日本三菱重工的增产计划都得往后拖,最早也要到2027年才能增加产量。

现在美国自己的库存都快见底了,哪儿还有那么多导弹给乌克兰啊?之前美国还从韩国抽调了一部分爱国者导弹去中东,这乌克兰这边就更紧张了。

还有个事儿得说说,就是俄罗斯的战术针对性太强,现在俄军打爱国者系统,那是摸得门儿清,他们知道爱国者导弹贵,所以就故意用便宜的无人机来消耗乌军的弹药,一架“沙赫德”无人机才几万块钱,一枚爱国者导弹得好几百万,这成本差距太大了。

而且俄军还会用电子干扰,让爱国者的雷达不好使,导弹打出去也容易跑偏,就像5月24号那次,乌军发射了13枚导弹,结果大部分都打在了无人机上,真正拦住的“匕首”导弹没几个。

更要命的是,俄军还会用高超音速导弹直接攻击爱国者的阵地,就算乌军反应快,也很难在短时间内拦截住。

再看看国际援助这块儿,虽然北约说要给乌克兰提供更多的防空系统,但实际能落实的没多少,北约峰会说要给5套爱国者系统,可到现在连影子都没见着。

以色列倒是说要把退役的8套系统转给乌克兰,可这些都是老型号,性能根本没法跟现在的比,而且这些援助还得经过美国同意,美国现在自己都顾不过来,哪儿有心思管乌克兰啊?

说到底,乌克兰现在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为了保护重要目标,不得不大量使用爱国者导弹,可导弹消耗得越快,美国的供应压力就越大,最后只能是越打越难。

美国这边呢,产能上不去,库存又紧张,再加上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对乌克兰的援助也是越来越力不从心,这就好比两个人打架,一个人拿着机关枪突突突,另一个人却只能一颗一颗地给子弹,时间长了,谁也扛不住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乌克兰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爱国者导弹虽然贵,但它是目前唯一能有效拦截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的武器,要是没有爱国者,俄罗斯的导弹就跟入了无人之境一样,乌克兰的基础设施、重要城市都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所以,就算知道这导弹消耗得快,乌克兰也只能硬着头皮用。

总的来说,乌克兰现在的处境就是一个字,难,一方面要面对俄罗斯越来越精准的战术打击,另一方面又要承受美国等西方国家援助不力的压力。而美国呢,虽然想继续支持乌克兰,但受制于自身的产能和国际局势,也是有心无力。

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不只是俄乌之间的对抗了,而是一场涉及到全球供应链、军工产能、地缘政治的综合较量,在这场较量中,谁能撑到最后,谁就能笑到最后,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乌克兰的路还很长,美国的日子也不好过。

0 阅读:160

猜你喜欢

好故事计划

好故事计划

好故事计划,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