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开国将军授衔时,原国军少将白天竟3次拒绝中将衔,原因令人动容。
白天原名魏巍,他是加入了共产党之后,才改名叫了白天。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环境下,有志青年魏巍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要去考军校,最终成为了黄埔的一名四期生,后来更是考上了南京陆军大学。
这些都给他的履历加了分。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年纪轻轻的魏巍就已经晋升到了国民党第93军少将参谋长的位置。
魏巍虽然身居要职,但国民党内部腐败严重,人际关系极其复杂,不善于斡旋的他时常感到力不从心。
因为彼时正是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魏巍也有了到延安参观共产党承办的抗大的机会。
这次参观,给他的印象很深,因为这里的条件非常差,但是毛主席等一众将领们,却和战士们同吃同住,而且每个人都昂扬着斗志。
这种不畏艰苦,勇于进取的精神深深感染了魏巍。这才是他向往的组织,人人拧成一股绳向前使力。
在这里当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他也愿意。魏巍当即申请加入共产党,却被毛主席建议不用急,让他先在国民党发挥更大的作用。
魏巍受到鼓舞,暗地里开始结交共产党人士,并且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物资上的帮助,还冒险将国民党内部的情报偷偷传递了出去。
他帮助转移了很多地下工作者,让他们免遭国民党的杀害。魏巍的上级刘戡,是他唯一能信任的人。为此,他把这些秘密都倒了出来,并说服其成为了同伴。
内战期间,魏巍的事被国民党特务知晓,并掌握了证据。
后来,魏巍到了我党的八路军太岳军区。
自此,魏巍舍弃了自己的旧名,改叫白天,意味着脱离了黑暗的国民党,加入了光明的共产党,迎来了希望的开始。
彭德怀爱才,将其招入麾下。因为白天本身在国民党的职位就不低,加上他前期为我党做出的巨大贡献,为此我党把他安排在了重要的位置上。
白天先是担任了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处长,到了解放战争的时候,又被派到了东北地区,担任民主联军总部参谋处长。
白天是打仗的一把好手,思维缜密,遇事冷静,尤其擅长战略部署。
因为他曾是国军少将的特殊身份,我党专门派他去游说敌军。
白天不负众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不少国军战士心甘情愿缴械投降,成为我军的一份力量,为瓦解国民党势力,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出了不少力。
原来的国民党60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白天也成为了队伍的副军长。
1955年,白天态度坚决,主动放弃了授衔。但是毛主席和周恩来不同意,务必要在下次给白天补上。
中央军委找到了白天谈话,要给他一个中将的军衔,但是白天却拒绝了,难道他是看不上吗?
毛主席为这件事,亲自找白天谈话,可惜的是,白天也没改变自己的心意。
白天的上级彭总很不理解他的做法,认为他在摆架子,连毛主席的面子都不给像什么样子,决定私下把他叫来询问。
他认为白天在国民党当过少将,但为我党出力不少,而且现在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任职经历,至少要比国民党的军衔要高,封他一个中将绰绰有余,他实在不懂白天心里在想什么。
白天生性不争强好胜,对这些功名利禄一向不放在眼里。面对彭总的质问,他不想装成假清高的样子,只能编造理由来应付。
白天举了几个例子,同他一样是有功但没参与授衔的。比如大他五岁的王凤梧,比他还要老革命。
军中人才济济,若是他这样的人能评上中将,还恬不知耻去接受封赏,他的自尊心绝对不允许。
彭总气不打一处来,追着白天开骂,骂他不成器。最后实在是没办法,白天被说服了授衔,但他只答应拿个少将的名头。
一心为共产党,英勇奋战,不图名利,只求建设更好的中国,这便是老一辈革命家白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