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蔡永受伤,危急关头,一年轻少女假扮他的妻子,把他藏在床上,这才脱离危险,43年后他已成将军,特地找到她提出两个要求。 那是1940年12月的凌晨,天还没亮透,蔡永和战友们趁着夜色拼死突围。枪声、喊杀声响成一片,一颗子弹不偏不倚,正中蔡永头部,他当即就栽倒在地,人事不省。 战友们硬是轮流背着他,在敌人的枪口下逃生。也不知跑了多久,最终在永城县一个叫马楼的小村子附近,实在是撑不住了,才把他轻轻放在一户农家的门外,希望老乡能救他一命。 “吱呀——”开门的是个十八九岁的姑娘,正是郭瑞兰。她后来常说,当时一开门,魂都快吓飞了,一个血人躺在地上,旁边还有个气喘吁吁的八路军战士王枫。 可她爹郭相山常念叨八路军的好,说他们是真心为老百姓的队伍。姑娘家虽然害怕,但那份朴素的善意让她和父亲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把蔡永抬进了屋。 那段日子可真是提心吊胆。敌人天天来搜查,风声紧得很。蔡永高烧不退,昏迷不醒,郭瑞兰整日守着,喂水喂药。 最险的一次,敌人挨家挨户搜,眼看就要进屋了。郭瑞兰急中生智,让一同留下照顾蔡永的王枫也躺床上装病,她自己则披头散发,冲到门口哭喊着:“官爷行行好,俺男人得了霍乱,快不行了,可别传染给你们!” 那时候的人,谈“霍乱”色变,几个敌人一听,捂着鼻子就退了出去,嘴里还骂骂咧咧嫌晦气。就这么着,蔡永被她藏在屋角的秸秆堆里,硬是躲过了一劫。 那秸秆堆,对当时的蔡永来说,就是黑暗中的一丝光亮,是绝境中的一线生机。 临走前,蔡永拉着郭瑞兰的手,郑重地说:“妹子,你和你爹的大恩大德,我蔡永永世不忘!等革命胜利了,我一定回来报答!” 这话,郭瑞兰可能听过就忘了,毕竟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谁也顾不了太多。但蔡永,却把这句话刻在了心里,记了一辈子。 一晃四十三年。新中国成立了,蔡永南征北战,功勋卓著,成了开国将军。他始终没有忘记那个在生死关头救了他一命的农家姑娘。 他多次派人回永城打听,可当年通讯落后,区域划分也几经变动,人海茫茫,如石沉大海。他甚至在撰写“永萧事变”回忆录时,对这段经历尤为重视,希望能借此找到恩人。 而郭瑞兰呢?她父亲郭相山解放后不久便去世了,她嫁了人,生儿育女,过着最平凡的农妇生活,从未向人夸耀过当年的义举。生活的艰辛磨平了她的棱角,却磨不掉她骨子里的善良。 1983年,蔡永将军重返故地,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郭瑞兰。当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四手相握,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 再见蔡永,郭瑞兰老人有些局促,她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当年那个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的年轻人,如今会是这样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 而将军看着恩人清贫的生活,内心五味杂陈,当即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请郭瑞兰务必接受他以个人名义提供的生活资助;二是希望她能到自己家里住上一阵,让他和家人好好感谢这位救命恩人。 这份迟到了四十余载的感恩,不只是个人情义的体现,也是那段峥嵘岁月里军民鱼水情深的体现。 信息来源:《姑娘为救蔡永假扮妻子,40年后再相逢,蔡永怎样报恩的?》
1940年,蔡永受伤,危急关头,一年轻少女假扮他的妻子,把他藏在床上,这才脱离危
谦与谦寻
2025-05-27 16:03:21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