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4年,朱元璋大宴群臣。突然,开国名将傅友德,提着自家2个儿子血淋淋的人头,

史说畅谈呀 2025-05-27 15:16:25

1394年,朱元璋大宴群臣。突然,开国名将傅友德,提着自家2个儿子血淋淋的人头,扔到桌上:“陛下,下酒菜来了!”

朱元璋大惊:你身为人父,下得了手?不料傅友德竟掏出一把刀,当场自刎而死!大厅又是一片血花飞溅!

傅友德的结局太过悲惨,他大半辈子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却始终没有得到对方的信任,这一切都跟朱元璋多疑的性格有关。

朱元璋从底层到站在至高无上的顶点,经历了很多非人的波折与磨难。他出身穷苦人家,从小就被父母卖给了地主家干活,因为旱灾和瘟疫,后来又被迫当起了和尚。

小小年纪的朱元璋,就知道了世道的险恶,颠沛流离的生活也造成了他安全感的缺失,扭曲了一部分性格。

朱元璋投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之后,凭借着自身出色的军事能力被不断提拔,后来更是在郭子兴死后,拿到了领导权。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朱元璋的大名如雷贯耳,吸引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前来投靠,其中就包括了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因为封赏上的问题,朱文正背叛了朱元璋,朱元璋下令将他处死。

这起事件,更加加重了朱元璋多疑的性格。一方面他选贤用才;一方面也害怕他们攻绩过大,威胁到了自己的生存。

这方面一个突出的例子,便是傅友德。傅友德的勇猛是出了名的,他在跟随朱元璋杀陈友谅时期,多次冲锋在前,即使脸颊、腋下等等部位被箭射中,血流不止,铁骨铮铮的傅友德仍然站在了杀敌第一线,丝毫没想过要退缩。

正是有这样充满血性的猛将在,才为朱元璋开创明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朱元璋一方面也为手下有猛将而欣慰,一方面也时刻在提防傅友德,因为他担心背叛,担心大明的江山易手。

一日,朱元璋收到了密报,上面说傅友德对皇权觊觎已久,正在密谋篡位。朱元璋也不管密报真假,只因为多疑作祟,对傅友德不完全信任。他对现在的朝廷来讲,确实是个巨大威胁。

如今,朱元璋的孙子朱允炆即位,孙子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实力,若是朱元璋死后,指不定被外人夺走皇位。为了没有后顾之忧,朱元璋开始找机会除掉傅友德。

1394年,在某次招待文武百官的宴会上,朱元璋看到傅友德的儿子傅让作为侍卫,却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剑囊。敏感的他觉得抓住了傅友德的小辫子,计上心头。

朱元璋在大堂中一改之前的和颜悦色,脸上青筋暴露,他愠怒道,“傅让想干嘛,连装备都佩戴不到位,平时就这么吊儿郎当的吗?”

在场所有人都被吓到了,不敢轻举妄动,区区侍卫的着装问题,怎么就惹得朱元璋不高兴了?

气氛严肃到了冰点,傅友德赶紧出来给儿子解围,他跪倒在地上,连声向朱元璋求情,语气中充满着诚恳,也带着对朱元璋发怒的惶恐。

朱元璋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依旧摆着个臭脸,更加眼红。面对卑微的傅友德,朱元璋心里更是生出了一股傲气来,即使是开国第一功臣,现在也只是一只护崽的鸡罢了。

“让你说话了吗?”,随着朱元璋一出口,傅友德的身子更加僵硬了,他不知道哪里惹到了他。

“把你的两个儿子都带进来”,傅友德不敢违抗朱元璋的命令,忐忑不安离开了大堂。中途,傅友德被传话的人拦下,叫他把他俩儿子的首级拿去就好。

傅友德瞬间腿软,他也明白了朱元璋发疯的真正意图,原来自己是被怀疑了。可傅友德没想到,朱元璋竟然拿这种方式来试探他的忠诚。

傅友德常伴朱元璋身边,也早就从其他大臣的口中,听闻了他要清洗功臣的消息,只不过这么快就轮到了自己,多少感到悲哀和愤怒。

勇将到底是勇将,他没有逃跑,而是忍痛亲手结果了两个儿子的生命,拿着其鲜血淋漓的首级,重回了大堂,并将其扔到了朱元璋面前的桌子上,“陛下,下酒菜来了!”傅友德冷冷地说着。

朱元璋怔了几秒,“虎毒不食子,果然是第一猛将!”

被讥嘲的傅友德面不改色,盯着朱元璋说:“你不就想要我死吗?”。说完,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当众在大堂内自刎,喷溅的鲜血染红了地面。

许多人吓得腿软倒地不起,朱元璋看到这血腥的一幕,他不怒自威,心里没有丝丝悔恨,取而代之的是铲除异己的踏实。

朱元璋的残暴多疑,让人忌惮,这招“杀鸡儆猴”震慑了不少人,让逆贼们不敢轻举妄动,同时也让贤臣们噤了声。身居高位,实属不易。

0 阅读:606

评论列表

老天鹅说的都对

老天鹅说的都对

4
2025-05-27 15:46

朱雄英马皇后还有朱标死了后朱元璋已经魔障了

闪闪红心

闪闪红心

1
2025-05-28 02:21

野的不能再野的史而已,他是被赐死的,更没有杀子的乱编情节。

猜你喜欢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