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铁律:当你身居高位时,看到的往往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时,才有机缘看到世态真相。 小时候看《西游记》,觉得天宫才是好地方,神仙悠哉游哉,玉皇大帝整天高高在上,啥都不操心。 后来长大了才发现,孙悟空那一棒子,不光打的是天兵天将,打的也是那种看起来光鲜,实则空心的“高处不胜寒”。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个铁律——人站得越高,看到的可能越不真实;人处得越低,反而更容易撞上真相的硬茬。 高处的人看不见地面的裂缝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 很多公司一把手,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 他们的办公桌上堆满了报告、数据、PPT,一打开电脑就是宏观形势、战略布局、愿景蓝图。 他们每天坐在会议室,开着空调,讨论着用户体验、市场拓展、全局最优。 但是,只要用户一投诉,他们就一脸懵逼,产品一崩,他们先问:这谁负责? 你问他,地推现在多难做?他摇头;你说一线员工累不累? 他说“年轻人要懂得拼搏”,你说客户反馈太多bug了,他说“整体满意度在提升”。 很夸张对吧,但真实情况只会比这个更严重。 站在塔尖上的人,很多时候看到的是雾,是云,是PPT里的好词好句。 而不是地板缝里的虫子,也不是基层员工心里的苦。 低处的人,才知道水有多冷、风有多猛 你有没有凌晨1点在冬天的雨夜街上溜达过? 毫不夸张地说,哪怕是恶劣天气,你都能看到很多骑手,他们穿着雨衣,缩着脖子,可能送的也不是最后一单。 风很冷,单也少,但平台派单机制不跑完就没有绩效。 他们是最接近现实的人。 他们知道,手机App卡顿五秒,用户会直接差评;他们也知道,下雨天送晚了两分钟,平台可能直接扣掉一部分的收入。 他们没时间做梦,因为现实太重。这才是真相。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地位可塑性假说”。意思是:人一旦处于权力上位,就容易变得低共情,也就是不容易换位思考。 你站得越高,越容易以为自己说的话是战略;你越有资源,越容易忽略底层的泥泞。 一个经典实验:心理学家让一组人扮演老板,一组人扮演员工,只进行了短短30分钟的角色扮演。 结果老板组在写下属工作表现时明显更苛刻、态度更冷淡。而员工组对老板组却具有更多的忍让和热情。 这不就是现实里的办公室图鉴吗? 有些人一辈子活在高位,看不见脚下,但也有一些,短暂地从高位掉下来,突然就看清了世界的另一面。 比如马斯克。别看他现在在火箭和脑机接口之间横跳,当年特斯拉刚起步的时候,他说那时候他几乎破产,员工都快走光,吃饭靠朋友接济。 但问题是,一旦人回到高位,就会习惯性选择性失明。他们不是看不到,而是选择不去看。 但有些事你得自己经历一次,别人说一万句你都不会懂。 比如那些北漂的人,在冬季深夜下班回家的路上冻到脚麻,这才知道租房合同里的集中供暖有多宝贵; 又或是那些为了省两块钱走十站地铁的人,只有他们知道城市生活成本的残酷。 网友说:“人最清醒的时刻,往往是最狼狈的时候。”这句话有点丧,但很真实。 你在高位,旁边全是赞美,你容易膨胀;你在低谷,没人关注你,你反而开始看清谁是真的帮你。 别太羡慕高位的人,也别小看自己现在的卑微 高处的风景固然好,但也容易让人迷路。你以为你看到的是宏观全局,但可能你只是活在一个定制过的滤镜世界里。 而底层的人,别看今天吃了很多苦,别人眼里你是咸鱼,但你知道你每一口饭是怎么咽下去的,每一分钱是怎么攒下来的。 你走过的夜路、你熬过的夜班、你接过的客户电话——这些没人在意的小事,反而是你最真实的底气。 古人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但现实是,穷的时候你会被人瞧不起;富的时候你容易瞧不起别人。 所以,哪怕以后你站到了高位,也别忘了你从哪儿来。 别只看春梦,也别迷恋浮华。 你永远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黑夜里咬牙坚持,只为了能站到你今天的位置。 你也不知道,有多少你以为微不足道的决定,会在别人生活里掀起海啸。 所以这条铁律希望你要记住:人站得越高,看得不一定越远;人越卑微,反而越贴近真相的土地。 -The End - 作者-李眉
发现一个铁律:当你身居高位时,看到的往往是浮华春梦;当你身处卑微时,才有机缘看到
逗比小可爱
2025-05-27 14:49:1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