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4年,19岁的昌邑王刘贺被册封为新帝,在赶往长安的路上,刘贺命令手下侍卫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27 14:19:52

公元前74年,19岁的昌邑王刘贺被册封为新帝,在赶往长安的路上,刘贺命令手下侍卫强抢民女装在车上,前来传召的使者怒斥其所为,不想刘贺回答道,“这些女子是给大将军的见面礼。”

刘贺口中的大将军正是大名鼎鼎的霍光。

在一个寒风萧萧的大雪天,汉昭帝刘弗陵突然驾崩,面对一个只有22岁便驾崩的皇帝,大臣们顿时慌了。

因为先帝没有子嗣,那么谁有资格来继任下一任皇位呢?

大臣们日夜不眠地商议着,既然汉昭帝没有子嗣,那就从汉武帝入手吧,毕竟汉武帝是刘弗陵的父皇。

但现在又有一个问题了,汉武帝刘彻虽然是非常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是备受推崇的英明帝王,可他的儿子确实不多。

或者说,是他目前还活着的儿子,只剩下一个,便是广陵王刘胥。

一提起广陵王这个人,大臣们便直摇头,因为他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闲散王爷,平生最爱的便是空手和巨熊、猛虎搏斗。

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四肢发达毫无头脑的王爷,居然在汉昭帝继承皇位时和他的好兄弟刘延寿暗中勾结,意图谋取帝位。

大臣们苦恼地叹息一声,将目光转向了刘彻的孙子,几经考虑,他们选定了昌邑王刘贺。

为什么选此人呢?

因为在刘彻的六个儿子中,只有昌邑王刘贺的父亲是最老实的那一个。

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由于刘彻的儿子、孙子们实在太不争气,只好矮子里面挑将军了。

幸好有货真价实的真将军霍光坐镇,在他的示意下,皇后颁布诏书,命令昌邑王从封地赶来主持先帝的葬礼。

刘贺一接到诏书便开怀大笑,因为无诏不得进京是压制藩王的一条铁律,而这条诏书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他刘贺居然要当皇帝了。

可王吉听闻却劝他不要高兴得太早,此人是刘贺的心腹大臣,有勇有谋,刘贺连忙问为什么。

“因为大王您接到的是丧事诏书,进京的途中,请千万不要表露出任何喜悦之色。最好从现在就表现出哀伤之意,其他什么事都不要管,也不要问,您现在就是一个因为长辈过世而忧伤不已的晚辈。”

王吉闻对京中时局很清楚,他告诉刘贺,大将军霍光是他最需要敬重的人,因为汉武帝驾崩之前最信任的人正是霍光,所以才会托孤于霍光,让他照顾当时还很小的刘弗陵。

几十年过去,霍光的地位越来越高,把持朝政,说一不二。

但他既然愿意让刘家子嗣继承大位,正说明了他对刘家的忠心耿耿。所以王吉闻也让刘贺放下心来,只要万事听大将军的,就能安安稳稳坐好皇位。

然而这些都有一个前提,刘贺必须要听得进去。

王吉闻的奏折他确实看了,可完全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刘贺心想,我都要做皇帝了,以后就是万民敬仰,谁还敢不听我的?

进京途中,刘贺极为放肆,为了让他的銮驾显得富贵华丽,他耗费千金,购买了许多金银珠宝做装饰。

更为离谱的是,到了弘农,他还命令身边的小太监,为他买来善解人意、年轻漂亮的女人,整日在马车里厮混。

到了长安城,大臣对刘贺说:“现在已经到了东都门,皇城近在眼前,您应该抱头痛哭,以表示对先帝的哀伤。”

谁知刘贺不仅不哭,还毫不在意地撒谎称:“我嗓子疼,哭不了,改天再哭。”

这样的谎言大臣岂能看不出?但碍于对方地位尊贵,他只好忍了下去,将此事暗中禀报给霍光将军。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刘贺登基之前发生过许多次,但由于只是一些无碍于朝政的小事,霍光便没有太放在心上。

而真正让他无法忍耐的,是在国丧期间,刘贺荒淫无道,极为好色。

刘贺不仅对朝政毫不关心,肆意放纵自己的行为,还时常大放厥词,对皇后和大臣表示不满。

仅仅27天,所有大臣都忍无可忍,控诉刘贺的奏折每天像雪花一样飞入了霍光的书房。

霍光纠结许久,还是艰难地做出了决定,他召集所有大臣,来到上官皇后的宫殿前,将刘贺的所作所为公之于众,然后提出废除刘贺的帝位。

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自然是外公说什么她便做什么。于是第二天,她便颁布诏令,废除刘贺的皇帝之位,恢复他的昌邑王之位。

0 阅读:289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