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 年,毛主席邀已被撤职的粟裕前来参加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前曾对他说:“你的事可不能怪我呀”。主席与粟裕缘分始于瑞金苏区,后主席对其有特别情感,还着重栽培,粟缔造诸多的军事奇迹。 粟裕,1907年8月10日生于湖南会同一个侗族家庭,从小见惯了家乡的苦难和军阀欺压,心里早就埋下了革命的种子。1925年,他考进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院,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1926年加入共青团,次年成为中共党员。1927年,他投身南昌起义,从警卫队班长干起,后来加入红军,参加湘南起义和井冈山斗争,一步步成长起来。 1930年,粟裕才23岁,就在龙冈战役中崭露头角。他带着任务摸进敌营,偷出国民党作战计划,直接帮红军围歼张辉瓒部,干掉近万人。这件事让朱德都忍不住夸他有胆有识。从那以后,粟裕的军事才华开始显山露水。抗日战争打响后,粟裕在新四军干得风生水起。1940年黄桥战役,他用7000人打垮1.1万多敌人,硬是把苏北抗日根据地给立住了。 解放战争中,他更是大放异彩。1946年宿北战役,歼敌2.1万多;1948到1949年的淮海战役,他提出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打法,干掉敌军55.5万,毛主席直接说他是“第一功”。1955年,粟裕被授大将军衔,十大将里排第一,毛主席对他的战略眼光那叫一个欣赏。 可就在事业巅峰时,粟裕却挨了一闷棍。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他被错误批判,还被撤了职。到了1960年初,国内形势复杂,毛主席决定在上海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军队建设和党员干部思想问题。这时候,他点名让粟裕来参会,显然是还信得过他的能力和人品。 会议上,毛主席几次找粟裕聊军事战略,听他的看法。粟裕虽然已经被撤职,但脑子还是清醒得很,提了不少关于部队训练的建议,毛主席听着直点头。会后,毛主席还特意叮嘱他保重身体,继续为党出力。这事儿说明啥?说明毛主席对粟裕的信任压根没因为1958年的风波动摇,两人那份革命情谊还是硬邦邦的。 1960年之后,粟裕虽然没再带兵打仗,但也没闲着。1972年,他当上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第一政委,专心培养军事人才,搞研究,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他这人就这样,干啥都认真,哪怕身体不行了还在拼命。晚年他得了高血压等病,还是坚持写回忆录,把战争经验和战略思想留下来,连口述都舍不得停。 1984年2月5日,粟裕在北京去世,76岁。他没要葬礼,骨灰撒在山东、江苏、上海这些他打过仗的地方,够硬气,也够低调。1994年,中央军委给他平了反,承认1958年的批判是错的,算是还了他一个公道。 如今说起粟裕,大家都认他是中国顶尖的军事家。他的故居在湖南会同,孟良崮战役纪念地也有他的雕像。去那儿看看,就能感觉出他当年是怎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他的战略思路和革命精神,到现在还值得咱们学。
1960年,毛主席邀已被撤职的粟裕前来参加上海政治局扩大会议,会前曾对他说:“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5-27 13:16:41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