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 年,李德以不适应延安生活为由欲返苏联,毛主席劝他:“苏联正搞大清洗,此时回去,恐有生命之忧,望你慎重考虑。” 说起李德,可能很多人不太熟。他原名叫奥托·布劳恩,是个德国人,1900年出生在巴伐利亚一个叫伊斯曼宁的小地方。小时候家里穷,他还在孤儿院待过,后来长大点就投身革命了。1918年一战快结束时,他被征进军队,但没上过战场。战后,他加入德国共产党,干了不少工人运动的事儿。1920年代,他因为搞政治活动被抓过,还蹲过监狱,不过这家伙挺硬气,居然越狱跑到了苏联。 到了苏联,李德进了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了四年军事战略,脑子里装了不少打仗的招数。1932年,共产国际看他有点本事,就派他去中国上海帮中共搞地下工作。一年后,他又被调到江西苏区当军事顾问,化名李德,从此跟中国革命绑在了一起。 李德到中国时,正赶上国民党对苏区使劲围剿。前几次反围剿,红军都打得不错,可到了第五次,李德这外来的顾问却掉链子了。他满脑子欧洲战场的正规战法,觉得红军得跟国民党硬碰硬,摆阵地战。可中国农村的情况他压根不熟,红军装备差、人少,哪拼得过国民党?结果硬干了一仗,输得挺惨,红军不得不撤出苏区,开始长征。 1935年,中共在遵义开了个会,总结教训,把李德的军事指挥权给撤了。不过他没被彻底甩开,还是以顾问身份跟着走了长征,成了唯一全程参与的外籍人士。可这场失败让他在党内地位一落千丈,慢慢被边缘化了。 1937年,抗日战争一打响,中共搬到了陕北延安。那地方条件可真不咋地,窑洞又冷又潮,吃的是小米掺野菜,连个像样的床都没有。对李德这种在德国城里长大的人来说,简直没法待。他住的窑洞又小又破,语言也不通,学了点中文还是听不懂陕北话,天天靠翻译跟人交流。加上遵义会议后,他基本没啥实权,只能旁听开会,心里憋屈得很。 适应不了这日子,李德终于坐不住了,跑到组织那儿说想回苏联。他觉得自己在这儿没啥用了,回苏联还能接着干革命。申请递上去后,毛泽东听说了,特意找他聊。 那时候,苏联正乱得不行。1937年是斯大林大清洗的高峰期,共产主义者一个个被抓,说你是间谍你就得完蛋,外籍人士尤其危险。毛泽东知道这情况,不想让李德去冒险,就劝他:“苏联正搞大清洗,现在回去,恐怕有生命之忧,你可得慎重考虑。”这话不是吓唬人,是真替他着想。 可李德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对共产主义够忠诚,在中国干了这么多年,没啥可怀疑的。他认定回苏联不会有事,坚持要走。1939年8月28日,他收拾东西,告别延安,踏上了回国的路。 李德到莫斯科时,大清洗还没消停。苏联内务部对这种在国外待过的人特别警惕,他一回去就被叫去问话,让他说清楚在中国的每一步,尤其是第五次反围剿为啥输了,长征又是怎么回事。审查拖了好几个月,他每天都提心吊胆,怕哪天就被抓走枪毙了。好在他运气不赖,最后当局觉得他不是主要责任人,忠诚也没啥问题,总算逃过一劫。 不过命是保住了,事业却完蛋了。他被调去大学教军事和历史,再没啥重要岗位。1950年代,斯大林死了,苏联缓和下来,他搬到东德过日子。1973年,他写了本回忆录,叫《在中国的共产国际代理人1932-1939》,讲了在中国的经历,不过有人觉得他写得有点偏。1974年,他在保加利亚度假时去世,74岁。 李德在中国革命里到底算啥角色,史学家吵得挺凶。有人说他军事策略瞎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还害得红军跑了长征。可也有人说,国民党那时候太强了,输不全怪他。不管咋说,他算是个见证者,见识了中国革命的苦,也挨过了苏联的乱。
1936年,一名国民党中将不仅跟随红军走完了长征,还积极给红军授课普及作战策略,
【2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