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总理与中方通话两天后,默克尔打破沉默,提到她的最大担忧   德国新总理默茨

漫聊小知识 2025-05-27 12:06:57

德国新总理与中方通话两天后,默克尔打破沉默,提到她的最大担忧   德国新总理默茨刚和中方通完电话,前总理默克尔就坐不住了,打破沉默发出警告,说新政府的政策可能给欧盟带来“灾难性”后果。   默克尔在任时,有两项政策特别显眼:一是加强和中俄的合作,二是开放边境接纳难民。尤其是难民政策,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时,她大手一挥,让德国接收了上百万难民。   那时候德国社会挺团结,大家觉得这是人道主义善举,国际上也夸德国有担当。可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难民融入困难,治安变差,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趁机崛起,支持率一路飙升。   2025年大选,选择党得票率翻倍,成了议会第二大党。   默茨上台后,政策来了个180度大转弯。他领导的联盟党和社民党组建了新政府,一上来就收紧难民政策,恢复边境检查,还计划修改法律限制移民数量。   默茨说,德国根本不是多元文化社会,移民必须接受德国价值观,数量也要严格控制。他甚至在议会提出反移民动议,虽然没和选择党组阁,但法案能通过,多亏了选择党议员的支持。   这在德国政坛可算是破天荒,传统政党一直不和极右翼合作,现在这个禁忌被打破了,国内抗议不断。   默克尔最担心的就是自己当年的边境政策被彻底推翻。她在5月25日的论坛上警告说,各国单独加强移民管控,会威胁申根区的完整性,甚至让欧洲分崩离析。   申根区本来是免签自由流动的,德国这么一搞,波兰、希腊都反对,说这破坏了欧盟根基。可奥地利支持,还说要效仿德国。   欧盟内部吵得不可开交,默克尔觉得,难民问题应该欧洲一起解决,单独行动只会让欧盟越来越分裂。   除了难民政策,默茨对华政策也和默克尔不一样。默克尔在任时,中德合作挺紧密,德国企业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可默茨上台后,喊出“战略去风险”,要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他在联邦议院讲话时说,德国要对中国强硬,还想让中方支持国际社会敦促俄罗斯停火。   不过,他刚说完没几天,又主动和中方通话,承诺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中德战略伙伴关系。这态度转变有点快,有人说他是在中美之间摇摆,既想讨好美国,又不想得罪中国这个大市场。   对俄罗斯,默茨的态度也比默克尔强硬得多。默克尔当年推动北溪管道项目,和俄罗斯能源合作密切。   可默茨不仅不重启北溪,还支持给乌克兰提供更多武器,包括远程导弹。他说德国要帮助乌克兰赢得战争,还取消了对援乌武器的射程限制。俄罗斯对此反应强烈,说这“非常危险”。   默克尔担心的可不只是难民政策。她觉得,新政府的这些政策,从难民到外交,都在动摇欧盟的团结。   欧盟本来就面临经济衰退、安全威胁等问题,现在德国政策一变,其他国家可能跟风,欧盟的向心力和约束力就更弱了。   比如,德国收紧边境,波兰、匈牙利也跟着加强管控,欧盟的统一难民政策就成了一纸空文。   不过,默克尔现在也无能为力。她已经卸任多年,新政府是默茨的天下。而且,德国社会对难民政策的态度早就变了。   民调显示,超过60%的德国人希望减少接收难民,极右翼选择党的支持率飙升,就是因为他们主打反移民牌。   默茨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只能顺应民意,哪怕这会和默克尔的政策背道而驰。   默克尔的警告有没有道理呢?欧盟的团结确实面临考验。德国作为欧盟最大的经济体,政策变化影响深远。如果各国都各行其是,欧盟的共同价值观和制度可能真的会被削弱。   但另一方面,德国国内的压力也实实在在,难民问题不解决,社会矛盾只会越来越大。默茨的政策虽然激进,但也是在回应选民的诉求。   现在的问题是,欧盟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解决难民问题,又维护欧盟的团结?默克尔的欧洲一体化理想,和默茨的务实政策,到底谁能带领德国和欧盟走出困境?   这不仅关系到德国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欧洲的稳定。   毕竟,欧盟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欧洲不再分裂,不再有战争。可现在,这个理想正在经受考验。我们不禁要问,欧盟真的能挺过这场危机吗?

0 阅读:2359

猜你喜欢

漫聊小知识

漫聊小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