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娘家,谁知她已有身孕。生下龙子后,顺治想接回儿子,孟古青直言:“要是赶来,科尔沁十万铁骑可不是吃素的。” 孟古青是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族的人,这家族跟清朝皇室那是老亲戚了。她姑姑就是大名鼎鼎的孝庄文皇后,顺治的亲妈。科尔沁部在内蒙古那块儿,骑兵厉害得很,跟满洲人联姻好几代了,算是清朝的铁杆盟友。1651年,16岁的孟古青嫁给了13岁的顺治,这婚事是孝庄和摄政王多尔衮一手操办的,为的就是稳住满蒙关系。 不过,顺治对这桩婚事压根儿不乐意。他觉得这是被逼的,家里人老管着他,连娶谁都做不了主。孟古青呢,从小在草原长大,会骑马射箭,学的也是蒙古贵族那一套,到了北京宫里还得懂点汉文化和儒家规矩。她虽然努力适应,但跟顺治的性格和想法总有点儿搭不上。顺治喜欢清静,孟古青带着点草原的野性,俩人从一开始就不是一路人。 这婚姻看着是政治联姻,可对顺治来说更像个负担。他老觉得孟古青是家里塞给他的,连带着对她也没啥好感。孟古青呢,虽然有科尔沁的背景撑腰,但在宫里还是得小心翼翼,毕竟这地方规矩多,不是她熟悉的地盘。 顺治这人脾气倔,挺有主见,信佛教,喜欢简朴的生活。可孟古青是蒙古贵族出身,习惯了铺张。她在宫里吃饭用金银器,穿得花枝招展,首饰blingbling的,顺治看不惯,叫她收敛点,她没当回事儿。时间一长,俩人就越来越不对付。顺治想过日子简单点,孟古青却觉得这才是她该有的排场,观念差得十万八千里。 还有,孟古青性子挺硬,听说她在后宫管得严,对别的妃子不怎么客气,搞得宫里乌烟瘴气的。她可能是想站稳脚跟,可这做法反倒让顺治更烦她。到了1653年,顺治迷上了董鄂妃。这董鄂妃是汉族人,性格温柔,跟孟古青完全是两种风格,顺治越看她越顺眼,越看孟古青越来气。 1654年,顺治下定决心废了孟古青。他发了道诏书,说她“失德”。大臣们急了,劝他别这么干,怕得罪科尔沁部,影响大局,连孝庄都出来说话。可顺治铁了心,谁劝都没用,直接把孟古青降成静妃,轰出了宫。这事儿干得太绝,朝野上下都傻眼了 孟古青被废后回了科尔沁,住在了娘家。那时候她才19岁,算是吃了大亏。科尔沁是她的老家,她在那儿过得还算安稳,家里人也护着她。她回了科尔沁发现自己怀了顺治的孩子,后来生了个儿子。顺治听说后派人去接,孟古青不干,还威胁说科尔沁的骑兵不是好惹的。 既然孟古青不同意,顺治也就没强求。清朝能站稳脚跟,蒙古部落的帮衬少不了。科尔沁部尤其重要,他们的骑兵在战场上能打能冲,跟清朝皇室联姻也好几回了。孟古青的姑姑孝庄嫁给了顺治他爹皇太极,她自己又嫁给顺治,这关系铁得不能再铁了。科尔沁不光是亲戚,还是清朝的军事后盾,打仗的时候没少出力。 孟古青被废,科尔沁那边肯定不高兴,但也没翻脸。清朝挺会来事儿,后来又跟科尔沁联了好几次姻,稳住了这门亲戚。顺治废后这步棋走得险,可也没真把满蒙关系搞砸,说明朝廷还是有点手段的。科尔沁的地位太重要,谁也不想撕破脸,双方都留了点余地。 顺治后来的日子也不好过。他宠董鄂妃,1657年封她做皇贵妃,可惜她生的儿子没活多久,1660年她自己也死了。顺治受不了这打击,身体垮了,1661年就去世了,才24岁。他儿子康熙接了班,开了清朝的新篇章。孟古青被废这事儿,对顺治来说也就是他短命人生里的一个插曲。
1654年,顺治不顾群臣反对,废了皇后孟古青。孟古青被废后,回了娘家,谁知她已有
运赛过去
2025-05-27 12:04:40
0
阅读: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