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一代名将郑维山最终因为生活低头了,他给昔日领导人徐向前写了一封信,告

小博大史 2025-05-27 10:50:14

1979年,一代名将郑维山最终因为生活低头了,他给昔日领导人徐向前写了一封信,告知徐向前说目前自己的生活困难,希望能够得到帮助。

随后徐向前给政治部主任韦国清打了一通电话,电话里他还怒气的说道:不要推诿,也不要来回踢皮球拉扯。

1979年,一代名将郑维山最终因为生活贫困,低下了头,郑维山一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将军却落得如此下场,这是不符合常理的。

毕竟在那时候,将军的待遇虽然说不上比得上当时的豪门大族,但起码温饱以及衣食住行等方面都有个充分的保障。

但在郑维山这里没有,迎接郑维山的只有饥饿与劳累,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还有谁敢区别对待对革命事业做出伟大贡献的将军吗?

最后,郑维山的困难处境有没有得到处理,徐向前听到郑维山同志的处境,他的反应又是怎样的。

1971年,郑维山同志被人有意陷害,从一名将军成为了安徽劳改农场的一名农民工,郑维山本就是农民出身。

所以,一点农活对于他来说还不算什么,可劳改农场的人看到郑维山每次提前干完所有活就私自将更多的农活交给郑维山,不但如此,他们还有意减少郑维山的伙食。

沉重的农活以及无法及时填饱肚子,郑维山一度被饿得是头昏眼花,可郑维山的反应在那群人看来就是装疯,装可怜,想以此取得同情好减少干活,在劳改农场的每一天,郑维山的痛苦就多增加一份。

他在劳改农场一干就是八年,在劳改农场受了八年的苦,1979年,在北京各方人员的努力之下才将郑维山同志从沉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

几个月后,郑维山回到了北京生活,只不过,郑维山被安排了北京招待所。

本说回到北京,郑维山应该享受到好生活才是,但恰恰相反,郑维山回到北京几个月,他的衣服还是从安徽那边带回来的,吃的那些所需要的粮票依旧是从安徽那边带回来的。

在这些时日以来,郑维山手中的粮票所剩无几,郑维山就多次向招待所反映,但回复他的只有“再等一等,等几天就有了”。

郑维山等了很久,啥也没等到,饥寒交迫中,郑维山突然想到了自己的老首长徐向前,也是在北京工作。

于是,郑维山就想将自己的情况告诉给首长徐向前,提笔写下一份信,郑维山首先向人打听了首长徐向前的工作地点。

得到地点后,郑维山颤颤巍巍地拿着信件来到了地点,门前有士兵把守,郑维山就委托哨兵将信件交给首长徐向前,交出信件后,郑维山红着眼离开了。

很快,哨兵将信件交给徐向前首长,徐向前奇怪地打开信件,等他读完信中内容时,徐向前被气的脸色发青,“这就是他们对待一位老革命战士的态度,让郑维山同志吃不饱,穿不暖,还没给人家一个交代”。

徐向前快步走到办公桌拿去电话拨通了政治部主任韦国清,“我问你,郑维山同志的政治问题为什么到现在还没解决,并且人家现在连饭都吃不饱。

作为一个政治部主任,这就是你对一位老革命战士的态度”,发火的徐向前让韦国清大气都不敢出。

“郑维山同志的这件事情,我不管是由你负责还是由军区那边管,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解决郑维山同志的吃喝问题,不要推诿,不要和我扯来扯去,我不吃那套”,说罢,徐向前同志地挂断电话。

此番由徐向前同志亲自出马,韦国清立即安排平反郑维山同志的事情,并且联系了当地的招待所以及军区那边的人,没出几天时间,郑维山同志的吃喝住行都被安排的稳稳当当,几个月后,韦国清亲自处理郑维山同志的事情。

很快,郑维山的事情得到了平反,所有的事情都真相大白,郑维山没想到老首长徐向前竟然还记得自己,并且为他的事情操劳了不少,如今自己沉冤得雪还得缘于老首长徐向前的帮助。

这天,郑维山穿着整整齐齐来到徐向前家中,“老首长感谢您的帮助,要不是您,现在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做呢”,徐向前看着泪流满面的郑维山,心里也是一阵心疼,苦了这位啊,在劳动场受了那么多的苦。

临走之前,郑维山挺直地站在那里,对着徐向前敬了一个郑重的军礼。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