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谈判是美国的一个局,也是中国的权宜之计,大家心照不宣。美国通过缓解关税战,保障低端供应,稳定物价。 中国则给工厂争取了生机,让原本要倒闭的厂子能开工,数百万工人保住工作。 美国为啥愿意暂时缓和关税战?首先是国内物价实在扛不住了。2025年初美国刚开始猛加关税的时候,想着能打压中国出口,结果自家老百姓先遭了殃。 超市里的家电、衣服、玩具这些中国货价格蹭蹭涨,美国人发现以前花100块能买一堆,现在只能买半车,连沃尔玛这种大超市都开始缺货,消费者怨声载道。 更要命的是股市跟着暴跌,半个月蒸发了4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一年GDP的六分之一没了,资本家坐不住了,逼着政府赶紧想办法。 美国要是不暂时降关税,物价根本稳不住,老百姓日子过不下去,政府位子也坐不稳。 但美国可不是光图眼前这点好处,他们心里藏着更长远的算盘——要彻底摆脱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别看关税降了,美国商务部转头就把50多家中国高科技企业列进了“黑名单”,尤其是造芯片、搞AI的公司,不仅限制技术出口,连美国企业跟这些中国公司合作都要层层审批。 比如美国要求保留10%的基准关税,美其名曰“防止供应链绕道”,其实就是给中国商品留个“门槛”。 逼着美国企业慢慢把工厂搬到越南、印度这些地方。哪怕成本高点也没关系,为的就是以后能少依赖中国。 那中国怎么会愿意接这个“台阶”?最直接的原因是要保就业。美国刚开始加关税那阵子,沿海很多做外贸的工厂差点撑不下去。 深圳有个电子厂老板后来接受采访说,2025年3月订单量比前一年同期少了60%,生产线停了一半,工人天天问什么时候能发工资,要是再没订单,几百号人都得失业。 好在关税一降,阿里国际站的订单量一下子涨了好几倍,很多工厂又开始24小时开工,工人不用愁没活干了。 这就相当于给中国制造业打了一针“续命针”,让那些濒临倒闭的企业能喘口气,先把工人的饭碗保住,不至于出现大规模失业。 但中国也没光盯着眼前,借着这个缓和期,正悄悄推进产业升级。 这两年拼命搞“内循环”,把国内市场做大,同时在东南亚、拉美开拓新客户。 别看现在关税降了,中美之间的根本矛盾没解决。现在的关税调整只是90天的临时协议。 美国说10%的基准关税以后还会保留,中国也留着后手,比如暂停“不可靠实体清单”的实施,随时能反制。 说白了,中美这次关税谈判就是一场“权宜之计”的默契配合:美国需要中国商品稳住物价和选票,中国需要时间保住就业和推进转型。
突然失去了中国的遮挡,欧日印越恐怕要开始难受了!当中国在世贸组织指责美国挥舞“关
【2评论】【5点赞】
nj老枪
与一个毫无信义、唯我独尊、欺行霸市、坑蒙拐骗的流氓国家彻底切割才能彻底免除烦恼!
关注xskankan
其实就是中美双方在这三个月内谁能快过对方转移压力:中国公司找到新客户、美国公司找到新供应商
田园牧哥
这篇文章分析得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