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在即,李正中正在为受阅战马的大小便问题焦头烂额,结果,训马师一出手,所有问题轻松解决。 北京城笼罩在紧张的筹备气氛中,骑兵第三师接到紧急任务,组建方队参加开国大典阅兵式。 师部参谋李正中带着全师官兵忙得脚不沾地,既要挑选战马又要组织训练,最关键的是得在短短两个月里让这些战场老马学会走正步。 李参谋带着人跑遍华北几个骑兵团,专找毛色纯正的战马,黑马得黑得发亮,白马要白得像雪,红马必须枣红不带杂毛。 好不容易凑齐1979匹,编成十二个方队,光是给这些马编队就花了三天三夜。 说起来这些战马在战场上都是见过大阵仗的,可一听见鼓点声就乱套,有的马听见鼓声就往旁边躲,有的干脆尥蹶子。 战士们从早到晚牵着马绕圈走,腿肚子都练肿了,晚上睡觉时被晒脱皮的胳膊火辣辣地疼。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练了二十多天,总算是能让马队跟着鼓点走出整齐步伐了。 但真正的难题还在后头,战场上的马听惯了枪炮声,可天安门广场要放礼炮、过坦克,还有上万人扯着嗓子喊口号。 李参谋愁得直挠头,最后想了个土办法,在训练场架起大喇叭,天天放《解放军进行曲》,又叫老百姓帮着敲锣打鼓放鞭炮。 头几天马群被吓得直转圈,后来慢慢习惯了这闹腾劲儿,该吃草吃草,该溜达溜达。 眼瞅着训练快收尾了,有个小战士突然提了个要命的问题:阅兵当天马要是拉屎撒尿咋办?这话把在场的人都问懵了。 李参谋急得不行,有人出主意说给马屁股挂粪兜,可想想那场面实在不像话,最后还是从内蒙古请来的老马倌给出了招,提前三天给马喂精饲料,少喝水,临上场前两小时集体遛马。 不可否认的是,这法子还真管用,后来受阅时整个骑兵方队干干净净。 九月底的北京已经有了凉意,骑兵师在西郊机场参加合练时闹了个笑话,装甲车轰隆隆开过来,几匹年轻马吓得往后退,把后头的炮兵方队搅得人仰马翻。 他连夜召集训马员开会,第二天开始专门带着马队围着坦克转悠,硬是把这些铁家伙当成了训练道具。 阅兵前夜谁也没合眼,凌晨三点多,骑兵们就牵着战马往长安街集结,马鼻子喷出的白气在月光下格外明显,战士们的马靴在石板路上咔咔作响,李参谋举着军旗走在最前头,手心全是汗,生怕哪匹马突然闹脾气。 下午三点整,礼炮声震得地皮直颤,海军方队刚过去,就听见身后有马打响鼻,他攥紧缰绳不敢回头,直到军乐队奏响《骑兵进行曲》,才带着马队踢着正步往前走。 天安门城楼上的欢呼声山呼海啸般涌过来,那些经过特训的战马倒跟没事儿似的,昂着头走得四平八稳。 后来听观礼的老百姓说,骑兵方队走过时跟移动的绸缎似的,黑是黑、白是白,红马队像着了火。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部队装备更新换代,骑兵这个兵种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开国大典受阅部队训练纪实》、《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第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949年,开国大典在即,李正中正在为受阅战马的大小便问题焦头烂额,结果,训马师
粉樱萌娃
2025-05-26 17:49:41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