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中国“封锁”失败?美国专家直言,中国很聪明,买稀土需填写最终用户,进一步封堵漏洞,美国可能也没想到,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后,中国稀土管控更严了……
最近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觉得中国的稀土管控要“失效”了,美国终于能找到替代来源了。
但实际上,这事儿得掰开揉碎了看,中国的应对反而更聪明了,美国专家都忍不住感叹“中国这招棋走得妙”。
先说马来西亚的情况。前段时间,澳大利亚的莱纳斯稀土公司在马来西亚建了个工厂,号称能生产重稀土,还说要给美国、日本、欧洲供货。
这事儿乍一听挺吓人,毕竟重稀土在高科技和军工里是宝贝,以前中国几乎垄断着全球98%的重稀土分离产能,莱纳斯稀土公司的出现,无疑会砸掉中国的饭碗。
可您知道莱纳斯这工厂一年能产多少吗?撑死了1500吨混合重稀土,而中国2025年重稀土年产量预计达1.5万至2万吨,加上进口和回收量,总量超3万吨。莱纳斯那点产能,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就像蚂蚁撼大树,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再说技术,莱纳斯虽说能生产氧化镝和铽,但那技术还是从中国这儿学来的。他们用的离心萃取设备,还得从中国进口。而且,中国掌握着439项稀土萃取专利,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都在中国手里。莱纳斯生产的氧化镝纯度只有99.95%,中国能做到99.999%。就这质量,想跟中国竞争,还差得远呢。
成本方面,中国生产一公斤稀土只要4-7美元,莱纳斯得花10-15美元。您说,哪个国家愿意多花一倍的钱买质量还差的东西?再说了,马来西亚工厂的环保问题也不少,当地居民抗议放射性废料处理,这事儿闹得莱纳斯投产计划都推迟了半年。
还有产业链的问题。稀土开采出来还得加工成能用的材料,中国在稀土加工和分离技术上那是绝对的老大。马来西亚就算能开采稀土矿,也没能力深加工,还得把初级产品运到中国来加工。就像莱纳斯在马来西亚的工厂,生产出来的氧化镝和铽,还得出口到中国进行进一步提纯和加工,才能变成高科技产品。这就相当于马来西亚给中国打工,中国牢牢控制着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再看中国的应对措施。中国在2025年4月就对钐、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还要求出口商填写最终用户信息,实行“一批一证”制度。也就是说,每批稀土出口都得单独申请许可证,还得说明卖给谁、干啥用。
这招可太厉害了,直接堵住了稀土转口到美国等国家的漏洞。就像韩国的两家变压器公司,因为涉嫌违规向美国转售含中国稀土的设备,立马被警告了。
中国这么一管控,国际市场上的稀土价格蹭蹭往上涨,不足一个月就暴涨了三倍。美国军工每年消耗约900吨稀土,其中87%依赖进口,而美国重稀土进口的97%又来自中国。现在中国一收紧出口,美国军工企业可急坏了,五角大楼都坐不住了。
退一万步讲,就算马来西亚公司真能生产点重稀土,对中国的影响也有限。谁不知道,中国不仅控制着稀土的开采和加工,还通过投资海外稀土项目、与其他国家合作等方式,巩固自己在稀土供应链中的地位。比如中国企业在缅甸、俄罗斯等地都有稀土项目,就算马来西亚那点产能有点动静,中国也能轻松应对。
现在,美国专家也看明白了,中国这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太高明了。以前美国对中国搞芯片管制,现在中国用稀土反制,而且中国的管制措施设计得很灵活,能根据国际形势随时调整。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专家就说,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是“强有力的地缘政治武器”,能在未来的贸易谈判中保持主动权。
说到底,马来西亚量产重稀土,根本动摇不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中国通过加强出口管制、控制产业链、调整市场价格等一系列组合拳,反而让自己的管控更严了。美国想绕过中国找替代来源,短期内根本不可能。中国这招棋,走得真是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