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胆子大!重庆,一男子在隧道里正常行驶,突然前面有一辆老头乐在逃生门处掉头,男子躲闪不及直接撞上,下面的画面让人倒吸一口凉气,老头乐差点钻进旁边的大货车底下,万幸转了几个圈, 停在了路边。网友:这是把马路,隧道,当他家后花园了? 据江西民生广播5月23日的报道,华岩隧道内,一辆正常行驶的白色轿车突然撞上从逃生门窜出的四轮代步车,失控的"老头乐"在巨大惯性作用下急速旋转,车尾距离旁边行驶的重型货车发生二次撞击。
这场交通事故,将四轮代步车的安全隐患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网友也发出疑问:为何这种老头乐屡禁不止?
事故发生时正值交通平峰期,隧道内的车辆保持着60公里左右的时速,视频画面显示,涉事四轮电动车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横穿两条车道,这种危险的驾驶行为,让后方驾驶员完全失去反应时间。
更令人后怕的是,被撞车辆在失控过程中与右侧货车发生擦碰,最终靠着防撞护栏的阻力才停止滑行,而涉事电动车既未悬挂牌照,驾驶员也未持有相应驾驶证件。
这种被称为"老头乐"的四轮电动车近年来频频引发争议。
重庆市去年涉及低速电动车的交通事故中,有绝大多数都存在违规变道行为,部分商家为迎合老年群体,刻意模糊车辆属性,将本应限速25公里/小时的代步工具改装提速,更在销售时误导消费者"无需驾照即可上路"。
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将这类车辆归类为机动车,但在实际执法中存在取证困难,相关规定中虽明确要求四轮电动车登记上牌,但由于缺乏强制性措施,全市几十余万辆在用车辆中完成登记的不足五成。
这导致事故发生后,经常出现难以追责的尴尬局面,这起惊险事故虽未造成重大伤亡,却暴露出代步车管理链条上的多重漏洞。
从生产源头的标准缺失,到销售环节的监管缺位,再到使用过程中的执法困境,每个环节都在累积安全隐患。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如何平衡老年人出行需求与公共安全,已成为城市治理必须面对的课题。
消息来源:江西民生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