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甘肃武威,31岁男子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卖掉家里的牲畜,凑了1万块

小说红楼 2025-05-26 13:27:58
1999年,甘肃武威,31岁男子不顾母亲和妻子的反对,卖掉家里的牲畜,凑了1万块钱,买来1匹骆驼,带着父亲,搬进腾格里沙漠复地2间地窝子,村民们笑话他傻,他却说:以后你们都得谢我!谁料,7年后,妻子哭着紧紧抱住他:我已经失去了1个儿子了,不能再失去你了!   这个男子叫王银吉。   他们一家搬到了武威的红水村,原本想着这里地平能够种出好庄稼,一家人也能够过上好日子,奈何,他们才第一年在这里种地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因为才种下去一月,就来了一场“风沙”,他们家的庄稼都被沙子给埋在土里了。   王银吉的父亲一眼就看出来的问题,如果不解决风沙的问题,他们家种什么都没用。王银吉巴父亲的话听到心里去了,因为他也去四处打听了,四周的人家都在为风沙的事情困恼。   邻居们不管是种庄稼,还是放牛羊,都会遭到风沙的侵袭,他们都受不了了,很多人家都已经搬走了,在这里根本就看不到希望。   王银吉打听的消息越多,人家就劝他:“你们才来到这里还没有见识过风沙的猛烈,运气不好的话,人都被埋在里边了,你们也趁早搬走吧!”   王银吉听过之后,他也是打算搬家了,只是,他可不想要远离这个地方,相反的,他就是要搬进“腾格里沙漠”去,他要深入沙漠中去把风沙“压制”在源头上。   王银吉没有把自己的计划告诉其他人家,他就把家里的牲畜和值钱的东西都给变卖了,他用这些东西换了一匹骆驼。妻子对他的行为一开始是真的不理解,倒腾这些做什么?   但是王银吉的父亲却很理解他,并且父亲还决定跟他一起到沙漠去,他们要在沙漠里让树苗扎根,没有了风沙才能真的有家。   他们一开始也没有经验,就先到沙地里去种了树苗,可是树苗的成活率相当低,种了100棵树苗也只能活了20棵,就在他们以为成功的时候,第二天再去看树苗,又被沙子给掀翻了。他们不气馁,又种了一批,但是高温又把树苗晒死了。   接二连三都不成功,父亲就让王银吉去跟另外一个有治理风沙经验的人讨教,他们得到了一个经验,直接种树苗是种不活了,需要先做“压沙草方格”。   大概的办法就是,秋天先开始压沙,用麦草和玉米秸秆在沙漠上压出一米见方的草方,等到沙子被压住,水不会过分流失,等到春天,再在草方格空隙里挖出一个地方把耐旱耐高温的树苗先给种下去。   比如,梭梭树、花棒、毛条等,这些就比较好成活,而且它们能够把根系深入到沙土里,不要看梭梭树只有一米高它都有60厘米深入到土里。   种树苗是一个很难的过程,为了随时看到它们的情况,他们直接就住在沙漠里,沙漠里修不起房子,他们就挖了地坑做了“地窝棚”,这种就是一半在沙里一半在地上的房子,他们利用10平米的地方就挖出了3间小屋。   一家人就一起种树 压沙,这个过程漫长且辛苦,因为沙漠里的水资源很缺乏,他们必须要挡住风沙,还要解决没有水的问题。   王银吉一定要买骆驼,就是用它来运水的。在他们家3公里的范围内都没有人家,只有他们自己,王银吉需要牵着骆驼到3公里之外的崎岖小路上去运水,每次只能运200斤,每次还要花费3小时,一天最多只能有4趟。   为了省水种树,他们家洗碗都是用沙子,根本不要想着洗澡了,平时都是一水多用,而且,每次给树苗浇水都要小心翼翼,用勺子一勺一勺的来,生怕给浪费了。   他们这样艰辛的种树,这一种就是26年,他们从1999年开始,这些年的时光里,不管遇到多少的困难,他们都从来没有放弃过。   甚至,王银吉的14岁的小儿子都在沙漠里因为突然疾病去世了。当时一家人都在忙着种树,就没有在意小孩子说他身体不舒服,可是等到送去检查的时候,小儿子确诊脑干胶质瘤晚期,后来就去世了。   他在过世前就拉着王银吉的手:“爸爸,一定要把树重活,让沙漠上有绿洲!”孩子走了,王银吉很自责,可是妻子跟他说:“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儿子了,我不能再失去你了。”   他们夫妻俩带着孩子的希望一起努力。他们的大儿子长大后,每年都会寄3万块回家给他们用来种树防固风沙,相关部门也看到了他们的努力,为他们修建了小屋子和瞭望塔,他们也接收到了社会上很多的爱心捐助。   他们用了26年的时间,在沙漠里种出了梭梭150多万株、花棒500多万株、毛条100多万株、柠条10万多株、榆树30万株、沙枣5万株……   王银吉也说:“我们会把治沙的事业一直传承下去,走向更深的沙漠腹地……”。   在沙漠里,他们已经能够种植一些珍贵的经济作物,比如肉苁蓉。很多人看到他们做的事情,都开始积极主动想要到沙漠里跟他们一起干。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苦没有白受”,一家人住进沙漠,26年种出万亩绿2025-05-20
0 阅读:245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