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地儿,搁古代常被喊“兵家不争之地”,听着像没啥存在感,其实细琢磨挺有意思—

体元说球 2025-05-26 12:51:43

福建这地儿,搁古代常被喊“兵家不争之地”,听着像没啥存在感,其实细琢磨挺有意思—— 为啥“不争”?地理是主因 福建北边是武夷山,东边南边全是海,西边还有戴云山、玳瑁山层层叠叠。古代打仗讲究“进可攻退可守”,但这儿山路弯弯绕绕,运粮草比爬山还难,大军压根不好展开。战国时越国被灭,残部躲进福建就跟“隐身”似的,中原诸侯懒得追;三国时孙权想拿下福建,光铺路就累得够呛,最后只能设个官衙意思意思。 看着“弱”,其实挺“鸡贼” 虽然没人抢,但福建人特会“搞生存”。山多耕地少?那就靠山吃山——种茶叶、挖矿石,再从泉州、福州的港口把货往海外倒腾。南宋时泉州成了“东方第一大港”,阿拉伯商人扎堆来做生意,朝廷光收关税就赚得盆满钵满。你说打仗?不如摆摊卖瓷器茶叶实在! 不争不代表没脾气 明末郑成功守厦门、金门,靠的就是福建沿海的港口和渔民。清军打了十几年,愣是被他用“海上游击战”耗得没脾气。还有客家土楼,看着像民居,其实墙厚得能挡炮弹,土匪来了都得绕着走——咱不主动惹事,但也不怕事! 现在看,这叫“低调发育” 古代嫌福建“偏”,现代却成了优势。没经历太多战火折腾,福州的三坊七巷、泉州的古建筑都保存得好好的。现在人家不拼打打杀杀,改拼经济——莆田的运动鞋、晋江的服装,满世界都是福建人赚来的“软黄金”。 所以啊,“兵家不争”不是没价值,而是福建人早明白:与其在战场上拼刺刀,不如在山海间找条自己的活路——这才是刻在DNA里的生存智慧呢! 你觉得福建这种“不争而胜”的生存智慧算不算一种另类的“躺赢”?或者你还知道哪些看似“没啥存在感”却藏着大能量的地方?来评论区聊聊呗,看看谁的发现更有意思~

0 阅读:150

评论列表

青龙城城主

青龙城城主

2
2025-05-27 09:34

苛捐杂税、瘟疫战乱的时候,都躲到山里面,到了近代,人口密度高,生活不容易就开始往海外迁徙!以前的福建大多数人都是中原地区迁徙来的!

猜你喜欢

体元说球

体元说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