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梁靖崑在半决赛输给雨果,没有守住自己半区,但却没有人骂他? 因为大家从来都没有不允许谁输球,但是你得打出斗志! 这次还是止步四强,真的很心酸, 他在赛后采访的时候连说了三次“对不起”, 遗憾的更是自己输给了外协。 决胜局开局3:0领先, 被对方连得10分拿到赛点, 看到这儿我都放弃了, 结果他心态竟然没崩, 硬生生连追6分,9:11以2分之差落败, 真的是球不落地不放弃,拼尽全力了。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以前国乒输外战哪次不是被骂上热搜?张继科伦敦奥运会摔拍子被说成"没体育精神",林高远领先七分被逆转直接扣上"软脚虾"帽子。轮到梁靖崑这儿,热搜词条全是#梁靖崑虽败犹荣#、#给大胖递毛巾#,评论区清一色"心疼哥哥"。观众老爷们啥时候变得这么温柔了?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巴黎周期国乒输外战的还少吗?林诗栋被张本智和打哭过,王楚钦让莫雷高德撕破球衣。可大伙儿骂着骂着突然发现,现在这批运动员活得比咱们还累。梁靖崑赛后那三个"对不起"说得人心里发酸——他到底在跟谁道歉?是没完成"必须守住半区"的KPI,还是觉得没给教练组交差?国乒现在这套"输外战等于犯罪"的价值观,把运动员逼得跟签了生死状似的。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观众能接受运动员输球,前提是必须看到"浴血奋战"的姿态。林高远去年输张本那场被骂惨,不是因为输球,而是决胜局手握六个赛点却缩手缩脚。反观梁靖崑这次,从1-3追到3-3,从3-10追到9-11,这种过山车式的比赛把"拼命三郎"的人设立得稳稳的。说白了,现在观众要的不是金牌,而是情绪价值——得让他们看到运动员比自己上班还拼命,才能获得心理平衡。 不过这么搞真的没问题吗?梁靖崑四次世乒赛都卡在四强,这次决胜局领先被翻盘,暴露出关键分处理的老毛病。要是每次都拿"拼劲十足"当免死金牌,技术短板永远补不上。你看马龙为什么能打到现在?人家19年世乒赛决赛2-10落后都能翻盘,靠的可不是"好心疼龙队",而是实打实的十八针封闭和技战术升级。 更值得琢磨的是舆论转向。以前骂运动员是"恨铁不成钢",现在搞共情式追星,到底是进步还是矫枉过正?东京奥运会刘诗雯哭着说"对不起"被网暴,现在梁靖崑说"对不起"收获全网安慰。表面看是观众变宽容了,实际上可能只是换了种控制方式——以前用骂声绑架运动员,现在用怜悯裹挟运动员,本质上还是没把运动员当"人"看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乒乓球雨果# #雨果乒乓球# #雨果乒乓# #颯遥遥领先# #雨果发球风波# #巴西球员雨果# #雨果落败# #雨果困局#
为什么梁靖崑在半决赛输给雨果,没有守住自己半区,但却没有人骂他? 因为大家从来都
万分纯真
2025-05-26 12:05:5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