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日军曾系统性实施"伪装侦察战术"。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上海派

历史小破 2025-05-26 10:05:12

抗战时期,日军曾系统性实施 "伪装侦察战术"。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专门组建 "特别侦察班",成员经严格训练,需掌握江淮方言、华北俚语及江南地区农耕、渔业习俗。据《第三战区抗战纪实》记载,1937年8月23日,一伙伪装成渔民的日军侦察兵在宝山沿海登陆,虽身着补丁渔服、携带旧渔网,却因撒网动作生疏,被当地渔民识破后遭乡勇围捕。 武汉会战期间,日军第11军特务机关制定 "狸猫计划",要求侦察兵熟记《华中民俗手册》,甚至需掌握不同地区农民的旱烟吸食习惯(如湖北人喜用长竹烟杆、江西人多用铜制烟袋)。1938年 9月,黄梅县自卫队在盘查时发现两名 "挑夫",其扁担压肩位置不符合本地习惯(日军惯用步枪肩扛姿势导致扁担倾斜角度异常),经突击审讯后证实为日军第6师团侦察分队。

0 阅读:97
历史小破

历史小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