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林则徐被贬新疆:风餐露宿,风吹日晒。那你就错了,那不是林则徐,那是林冲。

幽梦入怀情亦真 2025-05-25 20:48:07

你以为的林则徐被贬新疆:风餐露宿,风吹日晒。那你就错了,那不是林则徐,那是林冲。 “林则徐这烧了洋人的烟,那不是给皇上添麻烦吧,这下好了,洋人不高兴了,皇上也不高兴了。” 林则徐老神在在,他虽然年纪大了,可耳朵还灵着,朝臣议论纷纷,有对他贬低的,有对他幸灾乐祸的,也有对他落井下石向皇上告状的,可他都不在乎。 他烧烟不为了皇上,也是为了百姓,对洋人,他无惧,对百姓他无愧,对皇上,他忠心,可他明白,皇上到底是被这洋人的坚船利炮给吓到了。 早在烧烟之前,就有人警告林则徐,不要跟洋人作对,也不要跟他们作对,海禁是个大生意,破坏了对谁都不好,但林则徐丝毫不害怕,硬顶着压力烧烟,他知道她的这番行为不只是出动洋人的利益,也是出动这些海边乡绅的利益,没有他们跟这些洋人打配合,清朝的海禁断然不会被释放的这么彻底。 道光是个有想法的皇帝,但林林则徐知道,他不够有魄力,他瞻前顾后,甚至在硝烟的时候都手段不够硬,但好在最后还是下定决心,既是试探海防,也是在试探洋人的决心。 可皇帝还是失算了,自从林则徐硝烟之后,对林则徐的举报信纷至沓来,明明他是个御史,却被人当作是佞臣一样投诉。 朝堂不是道光的一言堂,很多事情他做不了主,他不如他的父亲也不如他的爷爷出色,还需要跟朝廷妥协,因此林则徐被发配伊犁。 这是对林则徐的保护,也是跟洋人的妥协,伊犁太远,他们干涉不到,无论是军权还是物管权都捏在皇帝的手里,那里更适合林则徐这样的朝臣发挥能力。 伊犁是西北苦寒之地,是比宁古塔、岭南等地方更糟糕的地方,但伊犁更远,物资更加匮乏,相比宁古塔和岭南,无论是京官还是南方官员都认为那个地方是发配官员的地方,是出脓龙威一辈子都回不来的地方。 林则徐无所畏惧,哪怕是再苦寒的地方他都一一走过,伊犁是兵乱之地,清朝在这里驻守了很强的军事力量。 乾隆好大喜功,但对领土疆域确实非常重视,至少在林则徐到达伊犁的时候,这里的军备并未荒废,伊犁的守城将满清死忠,也算是满族嫡系,是皇帝能够充分信任的人。 他不用在意朝臣的结党营私,也不用在意有人会说他跟林则徐同流合污,他能做的就是看好林则徐,顺便维持一下伊犁的治安。 林则徐知道皇帝不会无缘无故把他放到这个地方,他也不打算坐以待毙,真的的颓废不堪,他现在依旧是官身而不是代罪之身。 伊犁是风沙苦难之地,平常最缺少的东西就是水源、气候粮食,这也是皇帝能够控制伊犁的重要因素,一切军备所需都被朝廷控制,林则徐一方面记录伊犁的地图,他与干这将会有大用,另一方面带着乡亲们修建水利,修建坎儿井一类的工程,帮助伊犁解决缺水难题。 经过数年的发展,林则徐从一个京官变成一个被风沙同化的地方官,尽心尽力的改造伊犁的环境,从这方面看,林则徐无疑是有功劳的。 名为打压,实则培养,这也是道光韬光养晦的做法,可惜还没等皇帝把林则徐做的一切都给利用上,他自己的心气就给洋人打散了,只剩下林则徐一个人在伊犁辛劳又辛劳,始终没有等来道光皇帝的重新起复。 但林则徐在伊犁所作一切并未浪费,他把自己的东西都交给了一个年轻人,一个中年失志,还没有考上进士的白身,这个人叫做左宗棠,也是日后平定伊犁的功臣,林则徐的眼光一向很好,他用实力证明,他并没有错。 左宗棠有登天的志向,击寇复土,彻底消弭边疆的隐患。 信息来源:治水功臣林则徐——群众杂志

0 阅读:0
幽梦入怀情亦真

幽梦入怀情亦真

幽梦入怀情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