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现在非常难受。中东局势很复杂,在巴以方向,巴勒斯坦哈马斯这边,在很大程度上可

画画的本本 2025-05-25 12:29:49

伊朗现在非常难受。中东局势很复杂,在巴以方向,巴勒斯坦哈马斯这边,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以色列这段时间一直在实行的实际上是种族灭绝政策,而伊朗又对美国低头,中东可能又要乱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加沙的硝烟尚未散尽,马斯喀特的谈判桌上已堆满碎裂的地缘政治筹码。当以色列国防军宣布完全控制拉法口岸,将联合国援助车队挡在铁丝网外的同时,伊朗与美国和谈,这个就是中东权力重构的冰山一角。 伊朗耗费二十年打造的“抵抗之弧”正在崩解,而华盛顿的谈判代表已把价码表推过桌面:要么接受永久弃核,要么承受更猛烈的战略围剿。去年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垮台,也抽掉了伊朗地缘布局的承重墙。 这座曾让真主党导弹直指戈兰高地的战略支点,如今沦为美俄交易的筹码。大马士革郊外的T4空军基地,曾部署着伊朗圣城旅的弹道导弹,现在却被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插上旗帜。 失去叙利亚桥头堡,伊朗经伊拉克向黎巴嫩输送武器的陆上走廊被拦腰斩断,真主党从每月接收2000枚火箭弹骤降至不足500枚。这种断崖式缩水,让以色列北部边境的警报器安静得令人不安——曾经需要三层铁穹系统防御的火箭弹雨,如今已构不成实质性威胁。 也门胡塞武装的红海攻势,更像是困兽之斗的悲鸣。尽管他们仍在用无人机袭扰商船,但美国海军中央司令部的数据显示,5月以来胡塞发射的78架无人机中,有71架未进入有效射程就被电磁干扰坠海。 更致命的是沙特与伊朗的秘密和解,利雅得暂停了对胡塞的空中打击,却掐断了德黑兰经阿曼湾向也门走私武器的海上通道。失去持续输血的能力,这支曾被西方称为“拖鞋军”的抵抗力量,正以每天消耗3%弹药储备的速度走向枯竭。 德黑兰决策层的战略误判正在发酵。2023年向美国秘密出口石油换取制裁豁免的操作,不仅引发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震怒,更导致革命卫队与改革派的内讧公开化。 这种政治裂隙被华盛顿精准捕捉——美国谈判代表威特科夫在罗马抛出新条件:永久停止20%以上铀浓缩、拆除阿拉克重水反应堆、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无限制核查。 相比2015年伊核协议的柔性约束,如今美方要求无异于让伊朗自废武功,却敢在筹码锐减的对手面前亮出底牌。 以色列的种族灭绝政策,意外成为美国的谈判杠杆。加沙北部贾巴利亚难民营的卫星图像显示,93%的建筑物已成废墟,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警告50名儿童死于饥饿的现实,反而削弱了伊朗“抵抗叙事”的道德正当性。 当哈马斯政治局委员被迫在卡塔尔酒店签署停火协议时,德黑兰甚至拿不出像样的军援兑现往日承诺。 这种实力透支让伊朗外长阿拉格奇的强硬表态显得苍白——他声称永不放弃核权利,却对美国要求销毁高浓缩铀库存的条款避而不谈。 美国的“复合绞杀”战术正在收网。五角大楼将F-35中队前置至阿联酋达夫拉基地,其作战半径覆盖伊朗80%国土;财政部则启动针对伊朗石化产业的二级制裁,掐断中国民营企业经马六甲海峡转运的原油贸易。 更精妙的是能源心理战:WTI原油价格在哈梅内伊表态谈判无果后瞬间拉升2.3%,暴露了伊朗用“石油武器”制衡西方的传统手段已然失效。当全球经济适应了高油价新常态,德黑兰再也挥不动这把双刃剑。 俄罗斯在维也纳谈判中提议接管伊朗60%丰度浓缩铀,看似是为核协议解套,实则暗含地缘算计——莫斯科既能获得核材料储备,又可借此换取西方对乌克兰问题的让步。 但这种“去武器化”方案遭到伊朗保守派强烈抵制,最高领袖顾问沙姆哈尼坚持要求同步解除制裁,却未意识到自己讨价还价的资本正随叙利亚战局恶化而蒸发。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前,美国大使曾向萨达姆传递“不干涉阿拉伯内部事务”的模糊信号;如今华盛顿对以色列种族清洗的默许,与对伊朗极限施压形成鲜明对照。 当内塔尼亚胡宣布全面占领加沙时,五角大楼的军火列车正将JDAM精确制导炸弹运抵特拉维夫——这种双重标准下的中东秩序,早已为德黑兰写下命运判词:要么在谈判桌上签字自缚,要么在战场上面临更残酷的降维打击。

0 阅读:69
画画的本本

画画的本本

画画的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