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4月3日,郝柏村与家人坐飞机回江苏扫墓时,机场围满了对他呛声的民众,一

牧童的娱论 2025-05-25 12:20:47

1999年4月3日,郝柏村与家人坐飞机回江苏扫墓时,机场围满了对他呛声的民众,一些偏激分子甚至直言,郝柏村要当“叛徒”,但军人出身的郝柏村,明显没有被吓住。   郝家在当地只是一个普通贫苦人家,家境清寒,少年的郝柏村,早早便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   他勤奋聪慧,考上了中学,却因家中无力承担学费,最终只能辍学。   那年他站在校门外望了许久,望着书声琅琅的教室,心中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靠自己的力量走出这片贫苦土地。   命运之路总是坎坷,郝柏村后来毅然投身军旅,考入了黄埔军校,接受了最严格、最系统的军事训练。   正值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大地之时,尚未从军校毕业的他便已知晓未来注定与和平无缘。   他曾说:“我们那一代人,是从泥土里爬出来的,一睁眼看到的就是战火。”   黄埔毕业后,他便投身抗战前线,没过上一天安生日子,便开始与日军血战。   那时候的战争,是拼刺刀的战争,他率部队在山野中、城镇里、河滩上与日军厮杀,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许多战友永远留在了战场上。   他自己也几度身负重伤,却始终未退一步,他不只是一名军官,更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抗日斗争的缩影。   抗战胜利后,他随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军事才能,被蒋经国重用,担任国军参谋总长,成为台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   蒋经国去世后,郝柏村依然是政坛重量级人物,李登辉上台后,任命他为行政院长,一度主持台当局内阁事务,但是两人的政治理念终究分歧巨大。   李登辉逐渐在政治实践中推行“去中国化”政策,甚至公开推动“台独”立场。   郝柏村是坚定的中国统一派,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统一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他直言不讳,甚至在内阁会议中拍桌而起,与李登辉争执。   有人说他倔,有人说他“守旧”,可郝柏村从未为自己的立场而后悔。   这位老将军最深的牵挂始终没有变过,那就是他的家乡盐城。   他曾多次表达回乡扫墓、祭祖的心愿,战争的烽火阻断了归乡的路,政治的隔阂让他的乡愁愈加沉重。   到了晚年,他终于筹划了一次返乡行程,准备带着妻子与儿孙一同回大陆,祭拜祖坟。   可就在出发前夜,风波陡起,得知郝柏村即将返乡,台湾“台独”分子在机场集结,试图阻拦他的出行。   他们高举旗帜,呼喊口号,甚至一度堵在登机口。   面对群情激愤的对峙场面,机场一度陷入混乱,安保人员也不知所措。   就在众人以为郝柏村会选择退让之时,这位已年逾八旬的将军却缓缓走出贵宾室,神色庄重,步履坚定。   他穿着整齐的中山装,额头微皱,却目光如炬。   他径直走向人群,站在媒体镜头前,怒斥台独分子。   “我郝柏村,这辈子什么场面没见过?抗战时我拼过刺刀,死里逃生。你们几个拿着标语就想吓退我?我不怕鬼子,还怕你们?”   这一幕,被现场记者拍下,次日刊登在报纸头版。   照片中,郝柏村昂首挺胸,身后是一片喧哗的人群,周围是一张张震惊与惧怕交织的面孔。   他的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岛内舆论哗然。   大陆方面也表达了欢迎之意,地方政府特地安排接待。   最终,经过多方协调,在低调处理之下,郝柏村终于实现了短暂返乡的夙愿。   他乘机抵达盐城,一下飞机便泪湿眼眶。   回台后,他身体日渐衰弱,晚年,郝柏村不再参与政事,却仍关注国家大势。   他始终坚持,两岸终将统一。   2015年,他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演讲中说:“台湾的未来,不能靠忘记历史来换得自保,更不能靠切断血脉来苟且偷安。”   信息来源:郝柏村故居 盐城新闻网

0 阅读:0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