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又有罕见新发现【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近日,《科学》发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韩金林团队的新发现:一个罕见的毫秒脉冲星,与伴星以3.6小时的周期相互绕转,且有六分之一的时间被伴星遮挡。
恒星演化理论认为,质量越大的恒星演化速度越快。双星系统中,大质量恒星先演化塌缩成致密星,小质量伴星继续演化时物质被致密星吸积,因质量流失体积膨胀,将致密星纳入公共氢包层共同演化约 1 千年。
而此过程中,致密星吸积物质自转加快,互绕时吹散氢包层,并且仅留伴星中心燃烧的氦元素内核,此时伴星主要靠燃烧氦发光,温度达几万度。千年后,该双星系统最终形成快速自转的致密星与高温氦星,在紧密轨道互绕。但其宇宙存活仅约千万年,相对138亿年宇宙寿命如流星稍纵即逝。
根据该团队所做的模拟分析,银河系千亿颗恒星中,这种系统仅有几十个,极为罕见且难以观测。然而,这次的罕见天体的发现可以为天文学研究带来多方面的突破。
首先,这项发现有助于完善和深化我们对双星演化具体过程的理解。其次,新发现的这个致密双星可能是中微子散热机制理论的一个重要例证。此外,新发现的稀有双星可以演化成为引力波源,为致密双星并合和引力波的产生机制提供了新的限制。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