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上海一家庭主妇利用老板闺蜜人脉,设计“高端人脉局”卷走1600多万,给小10岁新老公买车买房,前夫留给儿子唯一房产被抵押,事发后大哭:“我最亏欠的人是我的儿子”!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上海商界近期曝光的诈骗案件中,一位名叫康某的家庭妇女凭借精心设计的骗局,让十多位经验丰富的商人落入陷阱。 这位没有正式工作经历的女性,仅靠多部手机和虚构身份,就骗取了超过1600万元资金。 康某的骗局始于她与礼品公司老板钱某的友谊,作为钱某的随行人员,她长期观察商业往来,逐渐萌生了利用人脉资源牟利的想法。 她先是对别人谎称自己是钱某的商业伙伴,随后虚构出一位掌握银行采购权的关键人物阎某。 这个完全不存在的人物,被康某用不同投资者的资料拼凑而成,成为她行骗的重要道具。 骗局的首个受害者是从事水产生意的董某,康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声称能帮助董某获得银行供应合同。 为增加可信度,她不仅租用豪华办公室,还定期举办所谓的商务宴请,实际上这些排场都是用骗来的资金支撑的假象。 康某最令人称奇的手段是同时操作多个社交账号,她为每个账号赋予不同身份,时而扮演银行职员,时而冒充供应商。 更巧妙的是,她会让不同受害者互相佐证,形成看似真实的商业闭环,直到有位细心投资者发现异常,某个重要联系人从不更新社交动态,骗局才开始败露。 调查显示,康某将大部分资金用于个人挥霍,包括为年轻男友购置房产车辆,甚至抵押了儿子的住房。 当案件曝光后,她只表达了对家人的愧疚,却对受骗者只字未提,银行流水记录显示,涉案金额虽大,但实际业务支出微乎其微。 目前,康某已经被逮捕,正面临法律审判,真正的商业成功,从来不是靠虚构的关系网络,而是建立在诚信经营的基础之上,面对过分美好的投资承诺,保持理性判断才是最好的防骗之道。 有网友调侃,她确实对不起儿子,有了案底坑三代人,以后儿孙想考公都不行,政审过不了! 还有人觉得,被抓到大哭完全就是“鳄鱼的眼泪”,骗人的时候她高兴得很。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靠假资源、假人脉出去吹,什么样的人会上当呢?#夏日生活打卡季#
5月23日,上海一家庭主妇利用老板闺蜜人脉,设计“高端人脉局”卷走1600多万,
小熊阿瓦达
2025-05-24 20:48:41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