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与香港是隔一个深圳河,1978年深圳经济总量为为1.23亿元,1978年香

思真娱娱 2025-05-24 16:09:06

深圳与香港是隔一个深圳河 ,1978年深圳经济总量为为1.23亿元,1978年香港经济总量为1127亿元,香港的经济差不多是深圳了1000多倍。   深圳和香港,就隔着一条深圳河。站在河边往对岸看,一边是高楼林立的香港,一边是灯火璀璨的深圳,两座城像亲兄弟似的,都嵌在珠江三角洲这块宝地上,都是粤港澳大湾区里亮眼的存在。     要说早年的光景,那差别可太大了。1978年的时候,深圳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农业县,一年的经济总量才1.23亿元,放在账本上就是个小数目。   再看河对岸的香港,早就是国际金融中心了,那年的经济总量是1127亿元,算下来差不多是深圳的1000多倍。那时候谁能想到,这个跟在香港后面的“小老弟”,后来会跑出让人惊叹的速度?     深圳的变化,得从改革开放说起。国家把这儿划为经济特区,政策像春风一样吹进来,什么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后来又成了先行示范区,一路“开小灶”。短短三四十年,深圳从农田鱼塘里拔地而起,盖起了摩天大楼,也攒出了“深圳速度”。   你看腾讯、华为这些大公司都从这儿起步,大疆的无人机、比亚迪的新能源车总部也在这儿,连美国硅谷都知道这儿有个“中国硅谷”。年轻人扎堆来这儿创业,满大街都是背着电脑谈项目的人,连空气里都飘着股子拼劲儿。     再看香港,到底是老牌国际都市,跟纽约、伦敦并列“纽伦港”,金融底子厚得很。港币在国际上流通,保险、房地产和旅游业也旺得很。   因为历史原因,它像个中西方文化的“混血儿”,64个国家在这儿设领事馆,市民拿特区护照能免签167个国家和地区,这份“国际通行证”可不是随便哪儿都有的。   文化方面更不用说,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电影火遍全中国,成龙、周星驰这些名字谁不知道?还有香港大学、中文大学,在国际上排名都挺靠前,教育实力摆在那儿。   到了2018年,深圳的经济总量突然超过了香港,这可让不少人瞪大了眼睛。可到了2024年,香港的经济体量又成了深圳的六成左右,就像俩兄弟赛跑,你追我赶的。   有人说深圳赢在“年轻”,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像两架快车,拉着城市往前冲;香港呢,胜在“老练”,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稳当当的,文化和教育也有积淀。   但香港这些年也有烦恼,经济太依赖金融和贸易,实体经济不够扎实,遇上全球经济波动就容易“晃悠”。再加上内地城市像上海、深圳自己也能玩金融了,香港作为“窗口”的独特性慢慢弱了些。     不过现在说谁更厉害,好像没那么重要了。你看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里,深圳和香港早就不是“对手”,而是“搭档”。深圳有科创活力,香港有金融经验,两边正好互补。   深圳的科技公司想出海,香港能当“跳板”;香港的金融资本要找新出路,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就是好选择。就像一条河里的两条船,各有各的桨,一起往一个方向划,才能把整个大湾区带得更远。     站在深圳河边看夜景,这边的灯光年轻热闹,那边的灯火沉稳大气。香港的过去写满了传奇,深圳的现在充满了可能。   但说到底,它们都是大湾区的“双子星”,一个背着历史的沉淀,一个握着未来的钥匙,只有手拉手往前走,才能让珠江口这片地方,在世界地图上亮得更耀眼。   至于未来谁跑得更快,或许根本不重要——毕竟,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让中国在国际上站得更稳,才是这对“兄弟城”共同的答案。

0 阅读:490
思真娱娱

思真娱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