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能无法对抗美国和身后的几十个国家!”俄专家提醒过中国:当与美国竞争时,不仅仅是同美国人,还要与具备强大军事潜力的日本、欧洲、以色列、韩国等国家的军工技术能力竞争,他们是一个集团! 伊万诺夫是俄罗斯军事战略圈里的大咖,生于1962年的莫斯科,冷战高峰期长大,从小就泡在军事氛围里。 他爹是苏军军官,他自己18岁考进俄罗斯军事学院,专攻战略研究,后来在军事情报部门干了20多年,跑过东欧、亚洲,盯着美国和它的盟友研究了一辈子。 2000年代转到智库,写了《美国联盟体系:对新兴大国的挑战》等重磅论文。2020年,他在莫斯科一场演讲中点名中国,说美国背后有日本、欧洲、以色列、韩国等国的军工技术撑腰,不是单打独斗的对手。 他提醒中国,不是吓唬人,而是点出一个硬道理:美国的力量从来不是孤立的,它靠的是盟友网络。 日本有“宙斯盾”,欧洲有F-35,以色列有“铁穹”,韩国有K2坦克,这些技术加起来,等于给美国配了个超级军团。中国要跟美国掰手腕,得先掂量这个集团的斤两。 美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它身后站着一堆国家,个个在军工领域有拿手绝活,凑在一起就是个大麻烦。 日本跟美国是铁杆盟友,二战后就绑在一起。它的“宙斯盾”系统能打导弹,潜艇技术在亚洲顶尖,2023年还加码国防预算,搞新型导弹和网络防御。 F-35项目上,日本跟美国深度合作,技术共享不是盖的。别看它表面低调,军工实力绝对能让邻居睡不着觉。 欧洲这边,英国、法国、德国都是北约主力,跟美国的技术交流密得像一家人。F-35战斗机就是英美联手搞出来的,欧洲还通过PESCO项目弄无人机、装甲车。 2022年,北约军费超1万亿美元,这钱砸下去,技术能不牛吗?欧洲的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技术,直接给美国加BUFF。 以色列虽然小,但在导弹防御和网络战上全球领先。“铁穹”系统能拦火箭弹,背后有美国的技术和钱撑着。 它跟美国还搞联合军演,无人机、网络安全技术随便共享。这种创新能力,放到联盟里就是个尖刀。 韩国这些年在导弹和海军装备上突飞猛进,K2坦克、KF-21战斗机全是硬货。 2021年,它试射了500公里射程的弹道导弹,美国的技术影子明摆着。朝鲜半岛局势紧张,韩国跟美国绑得更紧,军工能力直接威胁周边。 这些国家跟美国不是简单盟友,而是技术上抱团取暖。日本的导弹防御、欧洲的战机、以色列的网络战、韩国的坦克,拼起来就是个全能选手。 伊万诺夫说得没错,中国面对的不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集团。面对这么强的联盟,中国没怂,反而把压力当成了动力,军事、技术、外交三管齐下,硬生生趟出一条路。 中国军工这些年进步肉眼可见。歼-20隐形战机上天,东风-41导弹亮相,航母也从一艘变三艘,电磁弹射都搞上了。 海军舰队规模猛增,太平洋的存在感越来越强。跟美国及其盟友比,差距还在,但已经不是十年前那副模样了。 “中国制造2025”不是喊口号,AI、量子计算、半导体都砸了大钱。华为的5G、阿里的云计算,技术牌打得响亮。 半导体自给率目标定在2025年70%,就是要掐住命脉不被卡脖子。跟美国的差距缩了,但核心技术还得再冲一把。 “一带一路”让中国在全球交了一堆朋友,2023年跟东盟签了贸易协定,非洲、拉美也有大项目。 中国没被伊万诺夫的警告吓倒,反而更清楚对手是谁。军事上追赶,技术上突破,外交上布局,这条路走得挺硬气。 美国联盟看着吓人,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日本、欧洲跟美国有分歧,利益不总一致。中国这边,中俄合作加深,全球影响力也在涨。 伊万诺夫2024年出了本《新大国博弈》,说中国进步大,但别低估美国联盟。这话听着刺耳,却也提醒中国不能松劲。 未来咋样?中国军工能不能彻底赶上,技术能不能不被卡,外交能不能再拉几个朋友,都是关键。美国集团强,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这场博弈,谁笑到最后还不好说。
“中国可能无法对抗美国和身后的几十个国家!”俄专家提醒过中国:当与美国竞争时,不
丁香花草湖
2025-05-24 16:06:5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