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高考,王金战老师的这段话,含分量还在提高! 1、高考,我不是为了做题而来,而是为了得分而来! 2、高考,有个硬性的规定:3:5:2,即:30%的基础题,50%的中档题,20%的难题。 150分的数学,30%的基础分+50%的中档题,如果都能做对,就可以得到120分。 3、高考数学能拿到120分,有四个字,叫“有章可循”,这120分就是让大部分智力正常的同学得分的。 4、很多同学得不到120分,主要原因,就是快速地把会做的题做错,然后争取时间,去做注定不会做的题目。结果能得分的题得不着,难题又注定得不了。 建议先吃肉,后啃骨头。 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心情最好的时候,先把120分稳一点,慢一点拿下。 5、在听到别人翻卷子的时候,不要慌,不要以为他们比你做的快,会的多,也或许,他是快速去把会做的题做错了呢。 6、高考的硬性规定,每道题的得分系数不能低于0.2,也就是说,每道题的得分率不能低于20%。因此,命题组的人,会将一些特别美轮美奂的题做成两问或三问,前面一两问,连傻子都能得分,这道题得分率就保障了。 7、不会也能得3分,不是投机取巧,是命题组老师给你的机会。 比如:高考最后一道大题,题目说“已知。。。。,求证。。。。”一大片,如果只看到这“已知”,你就要崩溃了,但评分标准是,你可以把“已知。。。”条件,答题时变成“因为。。。”,往上一罗列,3分就有了。 还有一道变态的数列题,问是否存在一个常数,使得这个数列的所有项都小于那个常数,如果这个数存在,求这个数,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这种题答案肯定是“是”啊,如果是“否”,还得说明理由,就会造成评分标准不一致,高考是严禁出现这种带主管性答案的。只要写了“存在”,3分到手了。至于为什么存在,天知道。 以上7点,快转给孩子看看,说不定孩子数学成绩会一改之前会的做错,不会的得不到分的情况!
恭喜佛系老师,终于找到教育的真谛。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