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日本人最了解中国,日本教授古贺茂明直言,想拿对付日本那套来搞中国?美国太天真了!他总结出美国三个关键误判:
先说第一个误判:美国人压根没搞清楚,中国人骨子里的 “不妥协性” 到底有多硬。你给日本加 145% 关税,人家可能马上就点头哈腰认怂了。
但中国呢?从 1840 年到现在,哪一仗不是咬着牙挺过来的?当年日本侵华,蒋介石搞 “不抵抗政策”,结果东北三省拱手让人,那教训多惨痛啊!
现在的中国,早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旧中国了。美国以为加征关税就能让中国服软?门都没有!
就像古贺茂明说的,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 “宁折不弯”,可不是开玩笑的。2018 年钢铝关税那会儿,日本安倍政府大气都不敢出,中国却跟美国硬刚了四年,这就是差距。
第二个误判更搞笑:美国人以为搞突袭加关税,就能把中国打懵。可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 “未雨绸缪”。
2018 年吃过亏之后,中国就开始悄悄布局。粮食方面,从巴西狂买大豆,2025 年预计进口 2000 万吨;能源上,到处采购,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稀土加工更是攥得死死的,全球 80% 的产能都在咱们手里。
美国想搞断供偷袭?中国直接把多年前准备的 “备胎” 拿出来,让美国傻眼。就像宁夏新闻网说的,中国的战略定力,就像《论持久战》里写的,以空间换时间,稳得很。
第三个误判,美国是真没搞明白啥叫 “持久战”。中国搞五年规划的时候,美国还在忙着两党扯皮呢。
就说芯片这事,美国刚说要搞芯片法案,两党就开始掐架,结果中国默默努力,7 纳米芯片说量产就量产。
芯擎科技的龙鹰一号芯片,从研发到量产只用了几年时间,现在都装车跑在路上了。这就是中国速度,美国再怎么封锁,也挡不住咱们前进的脚步。
说到底,贸易战拼的就是谁更有耐力。中国有三件 “法宝”:举国体制搞技术突破、14亿人的超大市场兜底、还有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战略定力。
这些都是明牌,但能真正做到的,除了中国,还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
美国呢?盟友离心,国内矛盾重重,关税大棒最后反而砸了自己的脚。就像秦安战略分析的,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只会让自己越来越孤立。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还有没有翻盘的机会?中国的这套打法,其他国家能学得来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聊聊自己的看法。